每公斤生豬收購價只有8元,一頭出欄生豬要賠130元以上,養豬戶叫苦連天。由2007年波峰時的每公斤16元,到現今和蔬菜一個價,對于養豬戶來說,養豬竟然成了一種風險行業。雖然目前業內已經確認生豬供大于求是導致收購價格“跌跌不休”的主因,但是黑龍江省專家和業內人士稱,現在全國“散戶”與“大戶”并重,調控供需難以達到有效平衡,才是導致生豬價格大漲大跌的罪魁禍首。
價格下跌,在意料之中
此輪生豬收購價格下跌,早在一些專家和業內人士的意料之中。黑龍江省農科院畜牧研究所養豬研究室主任何鑫淼說,2009年我國全年生豬的存欄量在4.5億頭到4.7億頭之間徘徊,能繁母豬同生豬存欄量比值始終略高于10%,而正常比值為8%~10%。如果突破10%,那么仔豬供應量迅速增加,生豬規模隨之擴大,豬肉供應供大于求,從經濟角度說價格必然降低。而2009年我國生豬出口受國際金融危機及甲流的影響,出口量銳減,部分省份出口量減少30%左右,這也是導致生豬存欄量過高的原因。今年春節后市場需求量下降,消費市場減少,屠宰行業對生豬需求量減少,直接造成生豬價格一路回落。
散戶拋售,賣賤不賣貴
豬價下跌在專家的意料之中,對于養豬戶來說卻是個意外。
回想起2007年生豬收購價高漲時,黑龍江哈爾濱市賓縣的養殖戶李廣亮說:“那時國家實行能繁母豬補貼、能繁母豬保險,養豬利潤很高,不少農民抱著賺錢的心理預期,懵懵懂懂地闖進了生豬養殖市場。”然而時隔1年多,生豬價格降了一半。按照以往的經驗,不少養豬戶猜測春節價格大漲,因而將“寶”一起押上。然而春節成了生豬價格的“滑鐵盧”———“我在春節前賣了30多頭,每公斤9.6元。過完年,一打聽已經降了1.4元。”李廣亮說,“養殖戶賣賤不賣貴,一窩蜂似的把能出欄的豬都賣掉了。雖然大家也知道現在養豬可能賺錢,但是很多人堅持不到下一個出欄期了。”
“春季是疫情多發期,飼料價格又不斷上漲,養殖信息不暢,多種因素導致散戶對生豬價格判斷不準,集中于春節前后將大量生豬銷售。”何鑫淼道出了個中原因。豬價高,吸引更多人入市,供應量增多并導致生豬價格下跌;隨著豬價下跌,散養戶宰殺能繁母豬,甚至退出行業,導致供應減少,繼而生豬價格回升,生豬供需平衡難以得到有效調控,行業始終處于顯著的波動周期之中。
調控政策,須有提前量
雖然發改委已經發布消息說將于近日按照《防止豬價過度下跌調控預案》,為能繁母豬提供補貼,啟動豬肉儲備機制,但是有業內人士提醒說,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的預案有待完善,要增強供求信息的服務和指導,調控政策一定要打出提前量。因為農產品的生長周期性特別明顯,“把多變少”“把少變多”必須要經過半年,所以調控政策應該在豬價高的時候適當減少“利好政策”,在豬價低的時候增加“利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