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藥證書、生產批文向來被視作藥物研究的“休止符”,不過,越來越多的不良反應事件正在讓這一習慣思維受到質疑。中藥注射劑之所以特殊,是因為它們具有中藥的“里子”,西藥的“面子”,一改傳統中藥湯、丸、散、膏、丹的老面孔。
新藥證書、生產批文向來被視作藥物研究的“休止符”,不過,越來越多的不良反應事件正在讓這一習慣思維受到質疑。在昨天舉行的“中藥注射劑創新及應用高峰論壇”上,中科院院士、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陳凱先認為,藥物警戒意識不應只停留在臨床前和臨床試驗階段,當一個新藥上市之后,仍應開展大規模人群的安全性再認證和不良反應監察。形象地說,“在Ⅲ期臨床之后,還應有Ⅳ期臨床研究。”
為何久經考驗的新藥上市之后,仍需緊繃安全神經?魚腥草、雙黃連、刺五加、清開靈……這些曾經深陷不良反應“漩渦”的中藥注射劑或許是值得剖析的案例。
中藥注射劑之所以特殊,是因為它們具有中藥的“里子”,西藥的“面子”,一改傳統中藥湯、丸、散、膏、丹的老面孔。正是基于給藥方式的創新,中藥注射劑作用迅速,療效確切。據統計,我國現有400多家企業生產109種中藥注射劑,年銷售額達200億元,年使用量達4億人次。
然而,接連不斷的不良反應事件使這類現代中藥一度陷入“不安全”的尷尬境地。根據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的數據,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僅次于抗感染西藥;在已報道的1312例不良反應事件中,48%來自抗生素類藥物,20%來自中藥,其中60%屬于中藥注射劑。一時間,“取消中藥注射劑”等聲音不時傳來,“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現象更是時有發生。
“人們對于中藥注射劑的不信任感被少數事件放大了。”陳凱先告訴記者,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大都因不可控的雜質而起,與藥效成分關系不大;而臨床上的不合理用藥,尤其是不規范的合并用藥也常常釀成過敏反應。這些現象不同程度暴露了藥品生產工藝設計與新藥臨床試驗的局限,比如試驗設計過于簡單、試驗范圍過窄、時間偏短等等,因此,上市后的跟蹤研究十分必要。
陳凱先強調,藥品安全問題涉及從處方、原料到生產工藝、產品流通及臨床用藥等各個環節,無論是新藥研發者,還是藥品生產企業,都有責任對藥物的全生命周期進行風險管理。
據悉,作為我國自主創新的現代中藥,由中科院上海藥物所與綠谷制藥聯合研發的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已率先在全國50家醫院開展2153例Ⅳ期臨床研究。這一上市后的大樣本臨床試驗表明,該藥能有效治療不同程度的心絞痛,不良反應率僅為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