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巴中市畜牧系統堅持 “龍頭企業建基地、基地建標準化規模場、規模場帶大戶、大戶輻射散養農戶”的發展路子,畜牧業連片扶貧開發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截止目前,巴州區上八廟—青木、通江縣沙溪—瓦室連片扶貧開發區及南江縣槐樹村共投入項目資金1100萬元,建成仔豬繁殖場14個,豬人工授精站6個,生豬標準化養殖小區23個,生豬適度規模養殖戶21個;生態雞養殖小區8個,適度規模養殖戶150戶;新建年出欄4萬只的獺兔養殖場1個;新建適度規模養牛大戶30戶;適度規模養羊大戶150戶。在實踐中,我們探索了以下三條初步經驗,以供參考。
一、把周密部署作為關鍵環節,堅持以科學規劃推動全面發展
為抓好連片扶貧開發區畜牧業的發展工作,一方面,我們迅速行動,周密部署。緊跟省、市的安排部署,市、縣(區)畜牧部門迅速成立了以一把手為組長的畜牧業連片扶貧項目實施領導小組,建立了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整體推進工作格局。特別是組建了由市、縣(區)畜牧專家組成的生豬、家禽、牛羊養殖技術服務小組,分赴各縣(區)開展技術培訓工作,目前已完成技術培訓近20期,培訓養殖業主、鄉鎮站長等1000余人次,印發優質肉豬生產、優質飼料種植、環境控制等技術資料18000余份。另一方面,我們結合實際,科學規劃。按照省畜牧食品局關于《巴中革命老區特色畜牧業發展規劃綱要(2009—2015年)》的要求,我們結合實際,以連片扶貧開發區為中心,制定了《巴中市2009年—2015年特色畜牧業發展總體規劃》,選定了全市100個鄉鎮為優質生豬生產基地、50個鄉鎮為生態肉禽養殖基地、36個鄉鎮為優質肉牛育肥基地、30個鄉鎮為南江黃羊養殖基地,力爭通過3—5年的時間,實現畜牧產業“點、線、面”的全面發展。
二、把特色培育作為重要抓手,堅持以品牌打造促進效益提升
在特色發展上,我們注重在以下三個方面下功夫。一是發展基礎上力求“實”。我們組織力量對連片扶貧區內涉及鄉鎮的產業情況進行了認真摸底,在尊重連片扶貧區已有的發展基礎和養殖農戶積極性的基礎上,分別制定了生豬、家禽、牛、羊產業的具體發展規劃。截止目前,連片扶貧區內新增出欄生豬3.1萬頭、肉牛0.40萬頭、肉羊0.2萬只、家禽21萬只,實現直接經濟效益2.7億元,農戶人均新增純收入900元以上。二是建設標準上力求“高”。對規模養殖戶和養殖小區的養殖設施進行標準化改造,大力倡導低碳畜牧業,目前,已完成標準化圈舍改(擴)建5.75萬平方米,配套建設沼氣池1.1萬立方米。三是品牌打造上力求“精”。 我們充分利用巴中生態環境良好這張牌,積極申報注冊“巴山土雞”、“巴山土雞蛋”品牌,在廣泛調研和邀請專家多次論證的基礎上,組織編寫了《巴中土雞養殖地方標準》和《巴中生態豬飼養管理地方標準》,對“巴中土雞”的品種選擇、場址選擇、雞舍建設、生產模式、疫病防治等相關建設標準提出了明確要求,有效保障了“巴中土雞”發展的前瞻性和科學性。
三、把創新機制作為根本方法,堅持以整體協作帶動產業升級
在實踐中,我們探索總結出了“政府引導、農戶主體、項目撬動、部門聯動”的畜牧業連片扶貧工作運作機制。一是政府引導。市、縣(區)畜牧部門主要從技術上給予支持,從服務上給予幫助,將出臺的扶持畜牧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補助標準、申請方式等進行公開宣傳。2010年以來,全市累計發放各類畜牧業宣傳資料2.5萬份,極大地增強了廣大農戶、社會各界投入畜牧產業發展的積極性。二是農戶主體。在扶貧開發工作中,我們注重發揮農戶的主體作用,把發展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交給農戶。為調動項目農戶的積極性,巴州區具體落實了七個方面的優惠政策;通江縣在連片扶貧開發區培育了陳幫宏、陳培、趙勇等一批先進典型。三是項目撬動。利用項目資金的聚集效應、乘數效應,吸引民間、社會資本轉產進入畜牧養殖業,據不完全統計,自全市實施畜牧業連片扶貧開發項目以來,通過國家、省上投入的項目資金,直接撬動民間資金近2300萬元。四是部門聯動。對涉農項目資金實行整合捆綁,養殖小區建到哪里,水利(人畜飲水)、交通(村道路)、農業(種植、沼氣)、國土(土地開發利用)、扶貧、以工代賑等項目就配套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