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一顆白菜約4.8元,肉豬批發價5元/斤(湖南今年5月的肉豬價最低賣到4.5元每斤),肉豬已經賣到了“白菜價”。為了防止豬肉價格繼續下跌,商務部開始收儲凍豬肉。
昨天,再次收到一個湖南農民發來的信息,說他去年投資60萬元養豬,到今年6月把豬賣了除去成本只剩下50萬元了,而且自己全家辛辛苦苦勞累一年沒有計算工資。
更有甚者,湖南冷水江市渣渡鎮侯家村的村支書張學瑜(手機13548826153),4年前因某些市領導的動員和鼓勵,發動村民集資300多萬元建起了“千條養豬場”(當時獲財政補貼資金30多萬元),現在天天虧損,血本無歸,欲哭無淚。
我認為,商品的定價與成本無關,它主要是由供求關系、供應商的定價技巧、交易雙方的談判技巧、交易的時間和地點五因素決定的。成本是你做不做某一件事的理由,而絕不是定價的依據。也就是說,你不必因為成本低而定低價,也不能因為成本高就可以定高價。只要供不應求,供應商就可以持續漲價;只要供過于求,供應商就不得不持續降價,直到供需平衡。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不一定創造財富,不勞動也可以創造財富,甚至有些人在享受中也創造了財富。滿足了市場需要多就是創造的財富多,滿足的市場需要少就是創造的財富少。只要你不損害別人的利益,你賺了錢就是市場對你的獎勵,你虧了錢就是市場對你的懲罰,你輕松愉快地賺很多錢就是市場對你的豐厚獎勵,你辛辛苦苦虧了很多錢就是市場對你的嚴厲懲罰。今年全國養豬的人幾乎全部虧損的原因就是豬養得太多了,是市場對所有養豬的人浪費社會資源的一種懲罰(養豬嚴重供過于求時,就是人們對養豬成本用來做其他事的欲望大于用來養豬的欲望)。
那么,今年農民為什么要養這么多豬呢?主要原因有兩個:1、多數農民沒有市場眼光,他們的投資多數是盲目和盲從的;2、政府錯誤的補貼政策幫助農民誤入歧途。
現在中國的支農補貼政策是很有問題的,這造成了大量的資源配置錯誤,比方說,現在的農業開發項目多數都是一些比較狡猾的農民聯合一些官員“作秀”,以達到騙取國家支農資金分贓的目的。所以最近十多年來,養殖專業戶的銀行貸款多數都是賴著不還了的。
就拿養殖來說,湖南某老板以養牛為名,在某經濟開發區低價買了一片地,建起了豪華的奶牛養殖場,被當地人戲稱為“五星級牛賓館”。誰都知道在“牛賓館”養牛是虧本買賣,但這個老板不怕養牛虧本,因為他通過“養牛”得到了政府的財政補貼,還低價買下了這塊地。
昨天,張學瑜后悔不已地說,如果當時市有關領導不動員他養豬,不補貼他養豬,他是絕對不會去養豬的。如果不養豬,就不可能有今天債臺高筑的困境。
常言道,通向墳墓的道路往往是由良好的動機鋪成的。政府補貼養豬的初衷是好的,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吃到肉。但為什么一個善意的政策卻傷害了全國絕大部分的養豬專業戶呢?
我認為政府不應該管制價格(公用事業和壟斷企業的價格例外),政府的錢也不應該補貼養豬,補貼養豬還不如補貼低收入的人吃肉(最好是給包括農民在內的低收入者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直接補貼他們錢,然后他們愛吃什么就吃什么)。
政府補貼養豬有以下危害:1、使一些根本不擅長養豬的人為了獲得補貼而不顧市場供求關系盲目養豬;2、某些政府官員利用補貼政策與某些養豬專業戶聯合騙取國家補貼資金;3、有些省的現行政策是只有在省級人民政府備案的年產50萬條生豬以上的養豬大縣才能獲得養豬補貼,而其他縣市的養豬專業戶沒有補貼。這條政策將造成兩大后果:1、造成不公平競爭,比方說在湖南的冷水江市養豬現在沒有補貼,而在漣源市養豬的專業戶可以獲得100-200元/頭的補貼;2、因為要年產50萬條以上的養殖大縣才能得到100-200元/頭的補貼,而那些養殖大縣擔心出欄達不到50萬頭時可能取消補貼,所以不會及時調整生豬產量,造成市場持續供過于求。嚴重供過于求的結果是造成行業性全面虧損。而補貼吃肉卻不一樣了,因為市場經濟的價格主要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養豬專業戶能賺錢時就多養豬,不能賺錢時就少養豬甚至不養豬。養豬專業戶不必要盯著補貼去養豬,也不必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跟政府官員搞好關系養豬,更不需要去弄虛作假養豬,政府官員也不必為了養豬去做費力不討好的事。他們只要盯住市場價格就可以做出理性的選擇了。如果取消補貼養豬政策,讓豬肉價格由市場來決定,養豬專業戶全面虧損的局面就很難發生了。
同樣的道理,政府補貼家電下鄉的政策也是錯誤的。補貼家電下鄉會誤導農民為了撿便宜而將非常短缺的資金買回一些現在不是最需要的家電,同時,補貼家電雖然對家電行業是利好,但對其他行業卻是歧視。
總之,國家的財政資金不應該用來干預市場和市場價格,而應該用來彌補市場的缺陷。也就是說,用來解決市場解決不了的問題。提高低收入者的最低生活保障就是最明智的選擇之一。商務部開始收儲凍豬肉的政策也應該停止執行。
如果政府擔心普通百姓因豬肉價格偏高而不能吃到肉,就補貼他們吃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