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彈指一揮間,2010年上半年已經結束,在上半年,我國養殖業可謂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在持續低迷的行情面前,有些人選擇了放棄,而有些人還一直在自己的“陣地”舉步維艱地堅持著,在這種現狀下,未來行情的好轉是大家無比期待的,那么下半年養殖行情是否會出現轉機,讓行業人士看到黎明的曙光?為此,本刊特邀請了行業內人士就生豬、蛋雞、肉雞、奶牛下半年的行情分別進行了預測分析。
目前部分從事畜牧經濟研究的專家認為,豬肉價格已經到了谷底,未來會走高,而筆者認為對后市的盲目樂觀,判斷者除了對“通漲”期豬市特殊性的忽視外,他們還以為過去的牛熊市轉換的規律仍然是三到四年一個輪回,但是沒有注意到近年養豬市場的基本面已經發生了較大變化,而要想了解下半年的生豬市場行情,必須先了解當前生豬市場的基本面。
一、生豬市場行情:升中有降
曾令虎
湖南省三星牧業公司
一、當前生豬市場的基本面分析
從2006年的養豬災難,到2007、2008年中國養豬超級大牛市,導致中國養豬業市場基本面發生了較大的改變。
一生產者的結構面分析
1.原有的養豬業格局被破壞,部分地區基本上完成了從農戶散養為主向規模養殖場為主的過渡,生產者經濟實力得到了增強,相對的專業化生產使養豬技術水平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這些專業化豬場的抗破產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2.由于上輪豬價牛市正好和金融危機重合,部分投機資金為了尋找出路,加之對中國養豬業的不完全了解,在暫時的巨大利潤吸引下紛紛涌向中國養豬業。據傳,不但有高盛、德銀等世界知名投行,也有艾格菲等國際著名公司;不但有雙匯、金鑼、雨潤等肉類加工企業,也有希望、湘大、揚翔、正邦等眾多飼料加工企業,甚至地產商、明星、官員等都爭先恐后地擠向中國養豬業。其中部分人的實質目的或為籌備農業上市公司造勢,或為利用有利資源優勢套取政府補貼資金或土地,或為洗錢,但這些大企業多半是雷聲大雨點小,真正實現他們“偉大宏圖”目標的并不多,但對中國養豬業的沖擊影響卻是巨大的,而且鑒于他們實力龐大,已經上馬的項目不可能立即退出。
3.多年來對農產品價格的嚴格控制,使農村普遍相對貧窮,部分農民在“農村生產不如去城里當叫化子”的心理支配下,大量農村勞動力淪為農民工。養豬業作為傳統的農民主要收入來源的作用逐漸被淡化,加之投入高、利潤低、風險大的原因,散養正逐步退出市場,因這部分散養農戶有“船小好掉頭”的優勢,在過去的熊市情況下會迅速規避風險,他們的退出也促使過去固有的豬市漲跌規律被打破或市場變化周期被延長。
4.養豬業扶持補貼政策催生了大量的“豬市大小非”,這些依靠政府扶持資金新建的豬場,沒有固定投資的壓力,也并不需要靠養豬經營來盈利,因此即使補貼不足以彌補虧損,他們也會對外宣傳盈利。不到山窮水盡,他們是不會輕易退出養豬市場的,而且為了應付上級檢查,還要保持相當的存欄規模。
二政策面分析
2010年政府經濟政策的指向是以“防通漲”為主要目標,而豬肉消費在食品類中所占比重較大,對整個CPI指數的影響舉足輕重,因此豬價下跌正好迎合了目前經濟政策的需要。從管理層使用調控豬價的兩把殺手锏我們可以看出端倪。
第一把殺手锏即對養豬業的扶持補貼,初衷是在2007年豬市危機時刺激豬農的養豬積極性,扶持發展規模養殖以穩定市場,其副作用短期內尚未顯現,等到部分養豬“新秀”至破產邊緣甚至無以為繼,管理層也許才會有意識反省。雖然年初管理層重申過補貼政策不變,但投放時間均大大推遲,以備在豬農無法忍受低豬價時才祭出法寶,穩定軍心。
第二把殺手锏即豬肉的冷凍收儲,因為國內現有條件下收儲容量有限,對市場的實際影響不是很大,但在意外事件影響下豬價大幅漲跌時所起的作用也不可忽視,比如2009年上半年由于廣東瘦肉精和世衛組織H1N1甲型流感錯誤命名引起的豬價急跌,管理層果斷出手收儲,使豬價應聲而漲,連續數月維持在合理范圍內運行。而反觀2010年的收儲啟動,從時間上和力度上都不及2009年,當然,由于供大于求,即使像去年那樣果斷出手,對市場也可能只有短期提振作用。
三市場面分析
根據中國肉類協會2007年9月在世界豬肉大會上公布的數字顯示,2006年中國人均消耗豬肉達到39.6千克,按當年人口數13.14億計,當年豬肉消費量約為5200萬噸左右,應當注意的是,當年已經是豬多為災,讓不少豬農傾家蕩產。2007年國內豬肉產量無法查證,但是按公布的全年生豬出欄量來推算,應不超過4300萬噸;2008年公布的產量是4600萬噸左右,這一年豬價仍居高難下,但出現了波動走低趨勢;2009年產量為4889萬噸,這一年若無兩大意外事件影響,豬價可基本保持合理價位。由此推算,中國目前豬肉生產的合理水平應為4600~4900萬噸,剛性需求為4600萬噸,約有300萬噸的彈性需求,在這一區間,豬價尚能保持相對合理的價位。
再從2006~2009年年末出欄數的統計數據分析來看,這四年的出欄頭數分別為:61207.3、56508.3、60960、64467萬頭,對應每頭豬出肉量2006年為84千克,2008年為76千克,2009年為76千克。按道理上一年年末母豬存欄數基本反應了下一年的對應出欄狀況,2005~2009年五年來年末存欄數母豬分別為4300、4700、4421、4741、4991萬頭。
根據筆者分析預測,2010年生豬出欄總數應在67200~67500萬頭之間,比2009年增加了4.2%以上,甚至可能增加7.3%;全年豬肉產量可能達到5400萬噸,比2009年增加500萬噸以上,比豬災的2006年還要增加200萬噸左右。按筆者預測的全年豬肉產量,目前大陸人口以13.37億計算,人均豬肉消費量將超過2006豬災年,達40千克以上。
關于外圍市場的影響,因我國豬肉出口本來就不多,加之近幾年出口量逐年走低,進口也有限,因此國際豬肉價格對國內肉價的影響有限,更不足以左右中國的豬肉市場,因此,筆者予以忽略。
--------------------------------------------------------------------------------
二、2010年上半年生豬市場總結
一消費環境:消費量大大增加
2009年上半年沒有出現影響消費者情緒的重大意外事件,在政府嚴格的調控下,此前經濟學界預期的“通漲”到目前仍處于較溫和形態。蔬菜糧食雖漲幅較大,但由于低價豬肉在菜藍子中的比較優勢,反過來促進了豬肉的消費量。糧食的上漲大幅提高了飼料成本,幸好2010年豆粕價格的平穩對沖了部分壓力。
在貧困人口較多的國家,社會勞動工資水平的提高,對日常消費品的消費促進作用最為有利,因為人們最先需要滿足基本生活需要,作為大眾消費食品的豬肉,當然首當其沖地成為受惠品種。特別是農民工收入提高,這部分資金最終回流農村,提高了農村的日常消費購買能力,對豬肉的消費也構成了有利影響。
在豬肉價格便宜和社會消費能力提高的雙重影響下,豬肉消費量彈性大大加強。
二生產者信心:沒有被徹底摧毀
自二月下旬至今,豬價一直在“預案”黃色警戒線以下運行了近4個月,但從各種跡象可以看出,養殖者的信心并沒有被徹底摧毀。最明顯的依據是,第一,絕大多數地區豬價并沒有低于肥豬價格,甚至不少地方仔豬價格還一直在高位運行;第二,由于仔豬價格仍然堅挺,所以母豬飼養環節尚未出現虧損,各地還未出現大量宰殺母豬的現象,各地種豬生產場也沒有明顯的滯銷情況。
難道中國豬農都練成了四川地震時的“豬堅強”?筆者認為不完全是,其實謹慎的豬農,早在2008年年末就已經“逃頂”,或棄養或大幅縮小養殖規模,這從2008年年底母豬存欄數和豬災的2006年年末母豬存欄數對比基本持平,就可以得到部分證明。
現在堅守的豬農,主要是在政府補貼扶持政策下新建的一些豬場、外行業介入的豬場、誤認為抄底的豬場等,再加上2009年春季的短期虧損,下半年很快得到了彌補,而2010年豬價雖然在盈虧平衡線附近運行時間較長,但豬糧比價在5.5以下區域運行的地區不多,少數地區短期在4.5以下運行,時間也還不是很長,而且下半年豬肉消費需求一般比上半年平穩,所以豬價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三季度有可能小幅回升,這也會激起豬農們無限的遐想。
因此,豬農的情緒,目前來說還是相對穩定的,少數因疫病或管理技術等原因無法繼續經營黯然退出,大多數還在痛苦中煎熬。
三、下半年豬價走勢預測
六月初,全國從北到南生豬價格都有不同程度的回升,原因是去冬今春的仔豬成活率不高,緩解了對應出欄時期供過于求的壓力,同時糧價的持續大幅上漲,推動豬價有上漲要求,再加上端午期間需求加大的節日效應和政府啟動收儲的部分作用,推動了價格的上漲。
但這幾個因素都不可能延續,糧價暴漲政府必然采取措施抑制,加上端午對豬肉的消費本來不是很大,壓欄待漲的部分節后釋放反而可能打壓豬價,而我國的收儲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前三輪收儲收效不大,不管是政府還是普通豬農,對收儲托市的信心已受到一定的影響,市場供求關系是影響豬價的最根本因素,因此,在供求關系沒有較大改觀的情況下,市場的漲幅和持續性都將受到局限。
傳統的三季度豬價季節性上漲,今年仍然可能重演,因為今年反常的氣候使疫病比較復雜,雖然并沒有引起全國性的死豬災難,但降低了高存欄的壓力,加上秋季高溫對豬生長速度的不利影響,以及成本不斷走高的壓力,預計從七月中旬到九月下旬,會有一波豬價反彈,但是反彈幅度有限,筆者初步判斷生豬出欄價可能在11.元千克左右(指全國平均價),即使最高峰期也很難甚至不可能超過12元/千克。
秋后生豬生長速度加快,供應量將逐漸增加,熊市環境容易造成中秋和十一前后來不及出欄的壓欄釋放,特別要注意的是在中秋和十一兩節期間,前期收儲冷凍豬肉都將陸續到達保質期限,這段時間必將涌向市場。因此,在九月中旬中秋前后,最多十一期間,豬價又會掉頭向下。
這次豬價下行是否會成為這輪豬價低谷的大底?筆者認為不大可能。因每年的民間春節儲藏在冬至前后,2010年冬至是12月22日,這段時間豬肉銷量是全年最大的時候,豬農都存有春節豬價效應的期望值,恐慌性拋售的可能性不大,反而會形成冬至期間曇花一現的反彈行情。冬至后因農村宰殺年豬習慣,豬價可能會出現短期急跌,但春節到元宵節一般會以企穩為主。
那么此輪豬價大底在何時出現?筆者認為,今年上半年絕非大底,因為并沒有出現明顯的底部特征,下半年豬市仍然處于市場風險聚集階段,而且任何情況下,下半年豬價都不可能到最低點,即使豬價短期內突破歷史上豬糧比價3.5以下,也會“不是最低,只會更低”。
對于未來豬價不妨假設兩種不同的情況分別予以分析:
第一種情況是假如沒有重大意外事件的影響,生豬疫病也相對平穩,那么前文中的“豬堅強”們會咬緊牙關,爭當“笑到最后的人”。等待的結果卻是“堰塞湖”水位越來越高,或在明年一季度末到二季度消費淡季崩潰,在這種情況下,低谷將在2011年第二季度出現,豬糧比價會降至4:1甚至更低水平。這樣,2011年秋季由于留存仔豬較多,豬價雖有上漲但幅度有限,由于“雞肋行情”的牛皮市較長,一般豬農很難看清方向,來不及抄底,所以“牛市”將出現在冬季,延續期也會相對較長。
第二種是延續上半年的疫病復雜情況,或出現更大范圍甚至更為嚴重的疫病,部分豬農信心將開始崩潰,這時將出現仔豬價急跌,引起母豬宰殺潮。這樣后市就容易明顯看好,前撲后繼的抄底者就會蜂擁而上。留存母豬后代的市場支持在明年一季度后即會減弱,因此在二季度末豬價就會有像樣的上漲,并在2011年秋季進入高峰期,因而下一輪牛市延續的時間將較短,甚至可能曇花一現。
總之,2010年下半年市場風險正不斷積累,豬市正處于較為關鍵的方向選擇期,等待的是引起方向改變的導火索會在何時以何種形式引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