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公斤10.55元,競價成功!”5月28日下午,一場特殊的拍賣會在重慶市舉行。這場拍賣會的拍品不是古董、字畫,也不是高檔奢侈品,而是一頭頭生豬。當天,國內首個生豬現貨電子拍賣交易市場在重慶正式啟用,126頭生豬成為首批拍品成功拍出。對此,市場建設方重慶市農墾集團董事長王義昭稱,這是生豬現貨流通方式的變革,意味著豬價不再由豬販操控,中間環節成本大大降低,交易更為公平合理。
當天14∶00,隨著主持人一聲“競價開始”,重慶市生豬綜合交易市場首場電子拍賣正式舉行。交易大廳LED電子屏幕上,閃現出一欄欄參加競拍的生豬產地、數量、品種、均重、賣家等基本信息,以及生豬在豬圈里的實時視頻。7名競買者通過座位上的按鍵緊張加價競拍,電子競價顯示器綠、黃、紅燈交替閃動。短短15分鐘之后,首批9欄、126頭生豬全部被拍下,最高拍出10.55元/公斤的價格,全部拍品無一流標。緊接著是統一電子結算,自動劃賬,所有款項當日到賬,物流配送到位。
“這樣買豬方便多了!”成功拍得4手、51頭生豬的重慶華牧屠宰場業主楊科高興地說,價格合適,還買得放心。而賣方之一的重慶大正畜牧科技有限公司銷售部部長車國義則說:“這是一種先進的交易方式,能夠充分體現公平競爭,優質優價,我們非常歡迎!”
電子競價交易生豬意義何在?王義昭認為,最直接的好處是讓買賣雙方通過公開平臺直接交易,減少傳統生豬交易過多的中間環節。他透露,全國各地傳統生豬交易模式大同小異,一是由豬販從養殖戶手中進貨,再轉手賣給屠宰場或肉類加工企業;二是養殖戶將豬直接運到預約的屠宰場或肉類加工企業;三是肉販直接從養殖戶手中買豬,屠宰后再上市銷售。這樣的模式明顯是一對一的單線聯系,由于市場信息更多地掌握在豬販、肉販、屠宰場或肉類加工企業手中,生豬價格不時被扭曲。而進行電子競價的生豬現貨市場,改變了過去生豬價格信息不對稱的局限,對買賣雙方都更為公平,能有效減少過多流通環節造成的養殖者利潤及消費者權益向豬販的轉移。
同時,由于該市場建立了嚴格的檢疫制度,可有效避免病豬、注水豬流入市場,消費者可以吃到更放心的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