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北省宜昌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保障畜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以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為抓手,圍繞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監管常態化,緊緊抓住影響和制約畜牧業發展的畜產品質量安全、動物疫病防控、養殖污染治理三大突出問題,全力推動畜牧業發展方式轉變。
以質量安全為本,加強畜牧業投入品監管
畜產品質量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各級黨委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和形象,是實現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在工作中,我們堅持治標與治本、整治與規范、監管與自律相結合的原則,切實加強獸藥、飼料、飼料添加劑等投入品標準化管理,從源頭上保障畜產品安全。
一是注重投入品質量安全。認真落實《獸藥管理條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切實開展多渠道、多形式的畜產品質量安全和無公害生產知識科普宣傳,使廣大生產、經營者的法律意識不斷提高。實行投入品生產、經營和使用全方位質量安全檢測,強化源頭管理和生產監控,督促生產企業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把好投入品生產關。加強與規模養殖場戶“一對一”聯系服務,幫助農民規范生產,把好投入品使用關。認真開展獸藥飼料專項整治活動,扶優打假,規范秩序,從源頭防止畜產品污染,把好投入品市場關。
二是建立場區管理制度。結合我市實際,先后制定了《宜昌市畜禽規?;B殖小區管理辦法》等10多個畜禽養殖地方標準,對養殖生產環境、畜禽品種質量、產品檢驗檢測等進行了規范。建立健全養殖場管理備案制度、規范生產承諾制度和養殖檔案管理制度,對規模養殖場區實施動態管理。嚴格執行種畜禽調運審批、動物防疫條件審核、飼料獸藥使用登記、動物產地檢疫等標準化管理制度,做到了科學規劃、科學飼養、科學管理。
三是健全安全監管體系。實行全覆蓋、全過程、無縫隙的“網絡化”監管辦法,加快推進畜牧獸醫綜合執法改革,完善市縣鄉村四級安全監測網絡,獸藥飼料等投入品監管水平全面提高。按照從生產、銷售到使用每一個環節可相互追查的原則,建立畜禽養殖檔案制度,形成互聯互通、產銷一體化的投入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投入品信息透明度不斷提高,逐步做到了生產記錄可存儲、產品流通可追溯、儲存信息可查詢。建立投入品安全信用警示系統,嚴格落實失信處罰制度,投入品安全信用體系初步建立。全市畜產品檢測合格率達到100%,無公害畜產品產地認定、產品認證數達到96個,沒有發生畜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以風險控制為要,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
動物疫病風險防控,事關廣大養殖戶的切身利益和畜牧業興衰存亡,是實現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一是加強防疫機構隊伍建設。按照“公益性與經營性職能分離,強化公益性、放活經營性”和“精簡、優化、效能”的原則,全面推進畜牧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健全完善了市縣鄉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體系、市縣鄉村四級動物衛生監督體系和動物疫病預防控制體系,實現了“職能到位、人員到位、經費到位、裝備到位”,基本形成了“縣為基礎、防檢統
一、治療放開、強化監督、搞活經營”的動物防疫新格局。以完善“以錢養事”新機制為抓手,深入推進鄉鎮綜合配套改革,建立了一支業務精、素質高、作風過硬、相對穩定的防疫隊伍,動物疫病防控公共服務能力全面提升。
二是完善動物防疫基礎設施。穩定現有扶持政策,完善動物防疫基礎設施投入機制,保證市級財政投入水平逐年增加。著力加強市縣鄉村動物疫苗冷藏庫、防疫物資儲備庫等動物防疫冷鏈設施建設,確保了疫苗在儲藏、運輸、使用環節的質量安全。進一步健全市縣鄉村和規模場五級動物防疫化驗檢測網絡,重點建設重大動物疫病診斷監測化驗室、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化驗室和動物檢疫化驗室,配足配齊了必要的儀器設備。以項目為支撐,依托大型畜禽屠宰加工企業、規模養殖場的現有設施設備,建立健全了病死動物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系統,杜絕了病死動物及其產品進入流通環節。
三是建立動物防疫長效機制。切實加強基礎免疫工作,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密度基本達到100%。以種畜禽場、規模養殖小區、畜禽交易市場、屠宰場和老疫區為重點,加大動物疫病監測、流行病學調查和免疫抗體監測力度,預警預報能力顯著增強。著力加強動物產地、運輸、屠宰檢疫和市場監管,大力推行畜產品市場準入、活禽交易市場定期休市和消毒制度,動物檢疫體系逐步完善。深入推進牲畜政策性保險,農民養殖風險大幅降低。嚴格落實疫情報告制度,強化應急物資儲備,疫情報告系統和重大動物疫情預案體系進一步健全。
以生態環保為旨,加強養殖污染綜合治理
畜禽生態養殖事關資源有效利用和農村生態環境建設,是實現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在工作中我們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原則,高度重視并著力解決畜牧業發展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探索建立了一批具有宜昌特色的糞污處理和生態循環養殖模式。
一是建立生物發酵床模式。針對傳統飼養中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我們引導和扶持有條件的新建規模養殖場應用生物發酵床養殖技術,實現了畜禽舍(欄、圈)免沖洗、無異味、零排放,取得了“四省三提兩無一增”的養殖最佳效益,即省水、省工、省料、省藥,提高畜禽抵抗力、提高料肉比、提高畜產品品質,無臭味、無污染,增加經濟生態效益,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探索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破解畜禽養殖污染問題的技術途徑,形成了人與動物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農業系統。全市建成生物發酵床3.7萬平方米,每年為農民增收280多萬元。
二是建立清潔養殖模式。加強畜禽養殖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和污染治理,積極推廣畜禽養殖清潔生產技術,重點支持畜禽規模化養殖場、養殖小區利用生物工藝和微生物技術,發展復合有機肥加工業,實現了畜禽糞污處理的無害化、肥料化。全市建成湖北京都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遠安鳳翔禽業公司等有機肥加工廠13個。積極支持適度規模養殖場戶進山入林,充分利用沼氣、沼渣、沼液用于農田、林地、果園、菜地生產,建立“厭氧+自然處理”模式,實現了種養區域平衡一體化,促進了畜禽養殖環境衛生清潔。全市發展以宜都彭兵豬場為代表的農牧結合模式500多個。
三是建立污水深度凈化模式。畜禽糞污常規處理能解決基本污染問題,但無法實現達標排放。我們根據養殖規模、清糞方式和當地自然條件,引導和鼓勵大型規模養殖場同步實施生物酶低壓厭氧發酵系統和STCC污水凈化系統,對畜禽糞污進行干濕分離、集中發酵、沼氣發電、資源利用、污水凈化、種養配套配置處理,實現了沼氣、沼渣和沼液的多層次循環利用,促進了養殖業與種植業、農村能源開發的有機結合,提高了畜牧業綜合效益,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宜昌正大畜牧有限公司建立污水深度處理模式以來,排水COD值在60左右,全部達到國家排放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