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生豬生產的波動加劇,如何引導生豬產業健康穩定發展成為各級政府不可回避的一個技術含量很高的管理難題。“十一五”期間,國家實施了能繁母豬補貼、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調控預案、豬肉臨時收儲等政策措施來穩定生豬生產和供應。應該說,這些措施對緩解市場的急劇波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由于我國生豬生產在“十一五”期間已經實現了規模化養殖的大跨越,在“十二五”期間,生豬產業將對信息化建設提出新的需求,通過建設透明的產銷機制,以產業的良性運轉從根本上緩解生豬市場的大起大落。
長期以來,由傳統養殖模式形成的傳統交易習慣,就是以產定銷。不像糧食種了多少就收多少,而生豬飼養數量不一定就是出欄數量,飼養時間不一定決定出欄時間。隨著規模化養殖比例的不斷提高,產銷信息的模糊性將給生豬產業造成更大的損失和波動。信息的透明公開,信息的及時發布,信息的分析引導,都成為下一步生豬產業效益的一個重要支撐點。因此,“十二五”期間,大力實施生豬產業信息化建設,以信息化為核心將規模化養殖的效益穩定下來,逐步形成以銷定產的生豬產業經營模式,已經成為業內共識。
生豬產業信息化工作在“十一五”期間有了重要的探索。農業部在畜牧部門專門建立了畜牧業統計監測機構,自上而下地開展了畜牧業統計監測工作。目前,形成的一系列監測信息產品在政府網站和主要媒體上定期發布,成為政府調控市場、經營者調整結構的重要參考。與此同時,生豬交易的信息化探索已經有了突破。大連商品交易所早在2003年就開始著手推出生豬期貨,于2007年向國務院證監會申請上市生豬期貨。雖然到目前還未獲批準,但從2004年開始,蘇州、湖南、重慶先后成立了由商務部批準的交易所,生豬中遠期現貨電子交易成為各交易所主要業務。2009年4月成立的湖南御邦大宗農產品交易所在廣州、上海、北京等各大生豬市場建立了以代理商為核心的營銷模式,計劃用3年左右的時間,在全國發展交易會員2000個以上,實現年交易生豬2000萬頭以上、交割生豬1000萬頭以上,實現交易額300億元、交割額60億元。
與期貨交易相比,中遠期現貨電子交易也是國家指定授權的特種交易形式,也采用標準化的形式進行交易,在國家指定的交易市場進行交易。不同點主要是交易的標的物不同:電子交易的標的物是標準化的商品,屬于現貨交易范疇;而期貨交易的標的物是標準化合約,不是現實的商品。再就是交收的形式不同:電子交易采用隨機交收與即時交收相結合的形式;期貨則必須按合約規定時間進行強制交收。與傳統現貨交易相比,電子交易可以極大地節省交易成本,推進標準化生產。幾年來,政府組織各交易所大規模開展培訓,生豬電子交易逐漸得到各地認同,交易所的開戶數量不斷增加,生豬生產邁出了“先賣后養”的第一步。
黑龍江省今年把推進生豬信息化建設作為畜牧管理部門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的重要切入點來抓。6月中旬,呂維峰副省長專程赴重慶、湖南考察生豬中遠期電子交易市場建設情況。省畜牧局先后兩次對重慶農畜產品交易所、湖南御邦大宗農產品交易所和蘇州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國內三家生豬中遠期交易平臺進行了考察調研,制定了“兩手抓”的發展戰略,即一手抓中遠期交易,一手抓現貨交易。9月底,省畜牧獸醫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生豬交易市場建設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市、縣加大推進力度,確保完成今年全省生豬電子交易賬戶開戶任務目標。到目前,黑龍江省在3家交易所的開戶數令人滿意。
與此同時,黑龍江省畜牧局加強了生豬生產統計監測信息發布工作。在4月中旬,針對全省連續16周生豬價格走低后又連續4周虧損的嚴峻形勢舉行了生豬生產形勢及發展對策新聞發布會。當時豬糧比價5.49∶1,平均價格為8.48元/公斤。發布會上,省畜牧局提出了對策措施:一是繼續落實國家和省里扶持生豬生產的政策,二是繼續做好生豬銷售工作,三是開展生豬中長期電子交易試點,四是加強預警體系建設。會上發布了預警信息,預計生豬價格將在下半年回升到盈虧平衡點以上,建議養殖戶適當補欄。
黑龍江信息化建設的種種努力初見成效。據省畜牧局統計監測,到11月中旬,全省生豬平均價格為12.81元/公斤,豬糧比價7.36∶1,農民出欄一頭肥豬平均利潤170元左右。12月1日,呼蘭區孟家鄉養殖戶姜開友飼養的200頭生豬通過御邦交易所成交,比現貨交易至少多賣兩萬元。12月6日,巴彥縣興隆鎮豐源種豬場和北京鵬程食品廠在巴彥縣完成了200頭生豬的交收。這筆交易是上個月在電子交易平臺成交的,當時的成交價為每市斤6.9元,而12月6日巴彥當地的價格為6.45元,這筆交易使養殖戶減少損失兩萬元。
養殖信息、交易信息以及疫病防控信息、質量標準信息,隨著生豬信息化建設的逐步完善,將引領生豬產業走上轉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