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規模養殖是現代畜禽生產的主要方式,是現代養殖業發展的根本特征。近年來,在發展現代養殖業過程中,長沙牢固樹立標準化理念,以標準化體系為基礎,以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養殖龍頭企業為載體,以產業化、品牌化開發為目標,整體推進養殖業標準化工作,努力實現畜禽水產品從生產源頭到消費的各個環節的質量安全控制和管理,提高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為推進現代化養殖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春暖花開之際,我們就養殖業標準化建設訪問了長沙市畜牧獸醫水產局局長聶榮富。
問:實施養殖業標準化生產有何重要意義?
答:近年來,在國家、省、市多項扶持政策的帶動下,我市以生豬為主體的養殖業蓬勃發展,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程度大幅提升,步入了“轉軌升級”的發展階段,進入了從傳統養殖模式向現代養殖模式轉變的關鍵時期。實施標準化生產,發展現代養殖業,是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提高畜禽水產品市場競爭力,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具體來說,養殖業標準化生產有利于提高畜禽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消費者提供放心肉食品;有利于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促進養殖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有利于提高動物疫病綜合防控能力,降低疫病風險;有利于開展養殖污染治理,保護生態環境。
問:近幾年來,長沙市在推進養殖業標準化方面做了哪些具體工作?
答:長沙是養殖業大市。2010年,全市生豬、家禽、肉類及水產品總產量分別達824.7萬頭、5807.3萬羽、68.7萬噸、10.7萬噸,養殖業總產值130.2億元。根據長沙的實際情況,我們按照“突出三個聚集、加快五化建設”的發展思路,大力推進養殖生產要素向規模產業帶區聚集,向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聚集,向創造品牌、打造亮點聚集,堅持走品種優良化、生產標準化、基地規模化、防疫科學化、環境生態化的發展路子。
一是科學規劃養殖區域。我們按照兩型建設的要求,聯合有關部門,制訂了《長沙市養殖業產業化發展規劃》、《長沙市畜禽養殖管理辦法(試行)》,科學劃定養殖生產禁養區、限養區和適養區,引導城區逐步退出養殖業,統籌考慮養殖產業的空間布局和功能配套,進一步夯實標準化集群發展基礎。
二是大力發展畜禽水產品標準化規模健康養殖。按照“統一規劃、適度規模、規范飼養、生態平衡”的原則,認真實施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和水產健康養殖工程,大力推進養殖業發展方式轉變。目前,全市已發展規模養豬專業戶2.5萬戶,年出欄1000頭以上生豬規模場達496個,水產健康養殖面積5萬余畝,部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7個。同時,按照“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引導養殖場戶開展污染治理,飲污分離、雨污分流、污染固液干濕分離、農村戶用沼氣、種養結合,生物發酵墊床零排放養殖和生物發酵塔等綜合治污技術得到廣泛運用,逐步解決了畜禽養殖污染問題。
三是加強標準化宣傳和培訓。結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宣傳,總結養殖業標準化典型經驗,采取辦培訓班、組織宣傳隊伍、建立科技人員聯大戶制度等形式,對養殖戶廣泛開展面對面的培訓,不斷提高養殖戶掌握理解標準的程度、實施標準的能力、應用標準的水平,帶動更多的養殖戶從事標準化生產。
四是強化監管服務體系建設。為強化畜禽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我們進一步完善了以市畜禽水產品質量檢測中心為龍頭,縣級檢測實驗室為骨干,鄉鎮動物防疫站(畜牧水產站)為基礎的畜禽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網絡。目前,市畜禽水產品質量檢測中心聚集了動物醫學、食品科學、分析化學等多學科人才,配備了高效液相串聯色譜儀等總值千萬元的精密儀器設備,成為全省首批獲得省質監局的資質認定和農業部獸醫系統實驗室考核合格的檢測機構。
在這一系列舉措的推動下,長沙養殖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寧鄉豬先后被農業部認定為首批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國家級寧鄉豬保種區”和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流沙河”牌寧鄉豬系列肉制品、瀏陽河牌飼料等多個生豬及產品被評為湖南省名牌產品,成為長沙養殖產業的名片。肉類加工企業迅速發展,北京資源集團、紅星盛業、法國樂福來等一批現代化畜禽產品加工企業相繼建成投產,年屠宰加工能力達450萬頭,填補了長沙生豬精深加工行業的空白。
問:從實施情況來看,當前長沙養殖業標準化工作還存在哪些問題?
答:我市養殖業標準化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總體上還處在攻堅爬坡階段。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等高檔次的生產基地還相當缺乏,符合基地申報條件的還不多;二是受消費水平和生產成本等一些因素的限制,一些畜禽水產品優質不優價,挫傷了生產者的積極性;三是養殖業生產方式較為落后,科技含量不高;四是有的農戶對標準化生產認識不深,不知道什么是標準化,更不知道怎樣實施標準化。這些問題,我們將協調有關部門,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為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產打牢基礎。
問:“十二五”期間,長沙推進養殖業標準化有何打算?
答:“十二五”期間,我們將把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作為加快推進全市現代養殖業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全面推進養殖業標準化實施。
一是進一步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基地建設。堅持“兩條腿走路”:既支持新建標準化規模場,又著力實行標準化改造。新建標準化規模場,就是要按照“統一規劃、適度規模、規范飼養、生態平衡”的要求,支持建設一批高起點、高標準的畜禽規模養殖場和集中連片、減排環保、優質高效的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標準化改造,重點是對已經建起來的粗放型畜禽養殖場、漁場進行改造,盡快改進和完善動物防疫和環保基礎設施條件。
二是嚴格實施標準化生產。一方面,進一步加大規模養殖場技術培訓力度,督促養殖基地嚴格按標準組織生產。另一方面,嚴格實施標準化管理制度。凡是不符合防疫管理規定的種畜場,一律不得發證和供種;凡是禁止使用的飼料添加劑、獸藥、魚藥,一律不得非法制售和使用;凡是新建規模養殖場,必須按規定進行動物防疫條件審查,并取得《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對已經建成但不符合防疫條件要求的,必須盡快改造到位。
三是引進推廣標準化養殖技術。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以標準化規模養殖場、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為主要載體,引進推廣不同層次的標準化組裝配套技術,提升科技水平,增強示范帶動效應。
四是進一步強化動物疫病防控。進一步完善防控責任制,建立健全動物疫情報告、免疫、監測、檢疫、監督等工作責任體系,將各項工作和責任層層分解,切實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同時,強化防控措施,嚴格按照部省關于強制免疫、疫情監測、流行病學調查、檢疫監管工作的部署要求,精心組織,強力實施,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