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本應是巴中畜牧業“大喜”的一年——由于生豬價位一路走高,上半年以來,巴中500余個規模養殖場和養殖小區的積極性普遍高漲,補欄率極高。
禍福難料。突如其來的“9·18”洪災和地質災害卻重創了巴中市畜牧業,該市初步統計,共損失畜禽247600余頭(只),涉及農戶5300余戶,規模養殖場300余個。平昌縣白衣鎮養殖戶羅華平說:“往年養豬虧本,今年養豬一頭可凈賺400元。誰知洪水一來,什么都沒有了。”
一場洪水,“什么都沒有了”——頃刻之間,“大喜”變為“大悲”。天災避無可避,但天災之中,人力能做些什么?這中間,有太多值得反思總結。
教訓
養殖場選址多靠近水區域反思:把規避災害放在首位
巴中全境畜牧業主要分為南部中低山區(含部分小平壩)和北部山區。受地理環境制約,巴中把以生豬養殖為主的畜牧業重點布局在南部,部分規模化豬場布局在水源、交通、電力等條件較好的巴河兩岸區域,有利于產業化推進。巴中市惠昌食品公司是該市最大的畜產品養殖、加工、銷售龍頭企業,所屬生豬養殖場位于巴州區曾口場鎮附近,緊鄰巴河。9月18日,養殖場被洪水淹沒。而北部山區在暴雨后,山體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嚴重,也有不少養殖場同樣遭受被掩埋和摧毀的厄運。南江縣高橋鄉翁德盛1200余平方米的養雞場也因選址不當而遭滅頂之災,1.6萬只巴山土雞和幾十頭生豬全部被山體滑坡和泥石流掩埋。
高級畜牧師、巴中市畜牧食品局副局長賈旌旗說,巴中養殖業的區域布局總體看是合理的,但對具體養殖戶和規模養殖場和養殖小區的規劃選址上,對畜牧場建設的避災避險因素考慮不足。巴中市惠昌食品公司養殖場的選址就是典型個案,它只能抗御50年一遇洪水。巴中畜牧業在實施災后重建過程中必須把規避地質災害和洪澇災害作為規劃選址的首要條件。
教訓
養殖戶缺乏保險意識反思:須三方聯動推廣農業保險
洪災和地質災害造成巨大損失再次說明農業的發展不但要抵御市場風險,還要抗御自然災害。省市畜牧專家一致認為,有效的辦法是大規模推行農業保險。可農業保險在農業生產中推行的現狀究竟如何呢?
巴州區畜牧食品局局長鄧友初透露,農業保險在該區才剛起步,主要問題來自兩方面:
一是養殖農戶、相當一部分規模養殖場主和小區業主缺少保險意識,不愿意投保或保額極低、覆蓋面不足,即便是惠昌公司那樣的龍頭企業,也只為部分能繁母豬和公豬投了保,其余幾千頭育肥豬根本未投。二是政策性保險額度偏低,操作程序復雜,商業性保險公司則鑒于農產品保險領域的風險太大而積極性不高。兩種因素疊加,巴中農業領域就出現保險意識不強、保險額度太小、保險覆蓋面太窄,保險賠付程序繁雜等問題。
根據巴中市畜牧局提供的材料得知,目前國家政策性保險品種僅有母豬和育肥豬保險,全市商業性保險公司至今沒有開發出針對農業生產領域的任何保險品種。全市母豬保險覆蓋面達到了100%,但育肥豬僅為30%;母豬的賠付額最高只有1000元,而一頭母豬價值最低也在5000元以上。
因此,巴中市畜牧局建議:希望國家在保險品種上進一步擴大;保險額度和賠付額度需要提高;對大型養殖場和養殖小區,希望將圈舍、器械等設施設備納入財產保險范疇;希望國家督促商業保險公司開發農業生產領域的保險品種。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政策、商業保險公司和養殖戶三方積極聯動方能有所作為。
教訓
應對災害應急物資儲備不足反思:汛期來前須儲備防害物資
洪災期間,大量牲畜被洪水沖走,沿河而下,不少農戶冒著危險打撈,有人居然一天可以撈30多頭豬、牛或羊。還有更多的畜禽尸體和過去通過無害化處理的畜禽尸體被洪水沖刷而出,四處分布,給環境保護和疫病防治帶來巨大壓力。
9月20日,省畜牧食品局緊急派出專家組來到巴中,指導災區災后防疫和動物尸體無害化處理,徹底消除了災后引發人畜共患疾病發生的隱患。從9月21日開始,巴中市秋季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全面展開,比往年提前半個月左右,重點是“9·18”重災區的秋防。高級畜牧師、巴中市畜牧食品局法制科科長張炎炎介紹:“我們采取公安、武警、民兵預備役人員和畜牧系統專業技術人員協調配合的方式,在重災區內實行拉網式排查,在城市鮮肉市場入口采取定點定人24小時檢疫等辦法。”
可是,巴中作為貧困山區,畜牧行政主管部門在平常時期的動物防檢疫工作還能有序開展,但應對災害的應急物資儲備、設施設備等配備存在很大差距。“9·18”洪災之后,省畜牧食品局緊急調撥10噸消毒劑,加上市縣儲備的20噸消毒劑,才解了燃眉之急。此外還缺消毒器械1500套、個人防護用品9000套等。市畜牧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必須在汛期來臨前,充分保證抗災救援物資的儲備工作,以備不時之需。
禍福難料。突如其來的“9·18”洪災和地質災害卻重創了巴中市畜牧業,該市初步統計,共損失畜禽247600余頭(只),涉及農戶5300余戶,規模養殖場300余個。平昌縣白衣鎮養殖戶羅華平說:“往年養豬虧本,今年養豬一頭可凈賺400元。誰知洪水一來,什么都沒有了。”
一場洪水,“什么都沒有了”——頃刻之間,“大喜”變為“大悲”。天災避無可避,但天災之中,人力能做些什么?這中間,有太多值得反思總結。
教訓
養殖場選址多靠近水區域反思:把規避災害放在首位
巴中全境畜牧業主要分為南部中低山區(含部分小平壩)和北部山區。受地理環境制約,巴中把以生豬養殖為主的畜牧業重點布局在南部,部分規模化豬場布局在水源、交通、電力等條件較好的巴河兩岸區域,有利于產業化推進。巴中市惠昌食品公司是該市最大的畜產品養殖、加工、銷售龍頭企業,所屬生豬養殖場位于巴州區曾口場鎮附近,緊鄰巴河。9月18日,養殖場被洪水淹沒。而北部山區在暴雨后,山體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嚴重,也有不少養殖場同樣遭受被掩埋和摧毀的厄運。南江縣高橋鄉翁德盛1200余平方米的養雞場也因選址不當而遭滅頂之災,1.6萬只巴山土雞和幾十頭生豬全部被山體滑坡和泥石流掩埋。
高級畜牧師、巴中市畜牧食品局副局長賈旌旗說,巴中養殖業的區域布局總體看是合理的,但對具體養殖戶和規模養殖場和養殖小區的規劃選址上,對畜牧場建設的避災避險因素考慮不足。巴中市惠昌食品公司養殖場的選址就是典型個案,它只能抗御50年一遇洪水。巴中畜牧業在實施災后重建過程中必須把規避地質災害和洪澇災害作為規劃選址的首要條件。
教訓
養殖戶缺乏保險意識反思:須三方聯動推廣農業保險
洪災和地質災害造成巨大損失再次說明農業的發展不但要抵御市場風險,還要抗御自然災害。省市畜牧專家一致認為,有效的辦法是大規模推行農業保險。可農業保險在農業生產中推行的現狀究竟如何呢?
巴州區畜牧食品局局長鄧友初透露,農業保險在該區才剛起步,主要問題來自兩方面:
一是養殖農戶、相當一部分規模養殖場主和小區業主缺少保險意識,不愿意投保或保額極低、覆蓋面不足,即便是惠昌公司那樣的龍頭企業,也只為部分能繁母豬和公豬投了保,其余幾千頭育肥豬根本未投。二是政策性保險額度偏低,操作程序復雜,商業性保險公司則鑒于農產品保險領域的風險太大而積極性不高。兩種因素疊加,巴中農業領域就出現保險意識不強、保險額度太小、保險覆蓋面太窄,保險賠付程序繁雜等問題。
根據巴中市畜牧局提供的材料得知,目前國家政策性保險品種僅有母豬和育肥豬保險,全市商業性保險公司至今沒有開發出針對農業生產領域的任何保險品種。全市母豬保險覆蓋面達到了100%,但育肥豬僅為30%;母豬的賠付額最高只有1000元,而一頭母豬價值最低也在5000元以上。
因此,巴中市畜牧局建議:希望國家在保險品種上進一步擴大;保險額度和賠付額度需要提高;對大型養殖場和養殖小區,希望將圈舍、器械等設施設備納入財產保險范疇;希望國家督促商業保險公司開發農業生產領域的保險品種。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政策、商業保險公司和養殖戶三方積極聯動方能有所作為。
教訓
應對災害應急物資儲備不足反思:汛期來前須儲備防害物資
洪災期間,大量牲畜被洪水沖走,沿河而下,不少農戶冒著危險打撈,有人居然一天可以撈30多頭豬、牛或羊。還有更多的畜禽尸體和過去通過無害化處理的畜禽尸體被洪水沖刷而出,四處分布,給環境保護和疫病防治帶來巨大壓力。
9月20日,省畜牧食品局緊急派出專家組來到巴中,指導災區災后防疫和動物尸體無害化處理,徹底消除了災后引發人畜共患疾病發生的隱患。從9月21日開始,巴中市秋季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全面展開,比往年提前半個月左右,重點是“9·18”重災區的秋防。高級畜牧師、巴中市畜牧食品局法制科科長張炎炎介紹:“我們采取公安、武警、民兵預備役人員和畜牧系統專業技術人員協調配合的方式,在重災區內實行拉網式排查,在城市鮮肉市場入口采取定點定人24小時檢疫等辦法。”
可是,巴中作為貧困山區,畜牧行政主管部門在平常時期的動物防檢疫工作還能有序開展,但應對災害的應急物資儲備、設施設備等配備存在很大差距。“9·18”洪災之后,省畜牧食品局緊急調撥10噸消毒劑,加上市縣儲備的20噸消毒劑,才解了燃眉之急。此外還缺消毒器械1500套、個人防護用品9000套等。市畜牧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必須在汛期來臨前,充分保證抗災救援物資的儲備工作,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