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業現代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畜牧業的現代化,就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在江蘇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工作會議上,省委常委、副省長黃莉新強調說。正是站在這個歷史高度,江蘇近年來畜牧業多項重要指標名列全國前茅,走出了一條沿海農業和經濟大省,從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的頗多啟示意義的“江蘇之路”。
轉變發展方式:標準化規模養殖促轉型
“改革開放以來,江蘇畜牧業經歷了‘數量擴張、量質并重和轉型提升’三個發展階段,特別是近年來畜產品總量不斷增加,質量和業態不斷優化,為畜牧業由傳統生產方式向現代產業轉變奠定了堅實基礎。”省農委主任吳沛良說。
多年主抓畜牧業的省農委副主任王春喜介紹說:近年來,江蘇堅持走“規模經營、健康養殖、加工增值、生態友好”的現代畜牧業發展道路,加快構建現代畜牧產業、科技創新、畜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動物疫病防控、社會化服務“五大體系”,大力提升畜牧業規模、質量、效益、生態、安全水平,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得到較快的提升。
養殖規模化是現代化畜牧業的重要特征之一。“十一五”期間,江蘇通過集聚標準化規模養殖、高效農業等各類項目的投入,全省共支持2300個畜禽規模場完成新建和改造升級的擴建,扶持建設2263處大中型畜牧規模養殖企業沼氣處理工程,補助資金近10億元以上。
蘇南太倉市年生豬規模養殖比例90%,家禽規模化養殖比例達99%;蘇中高郵市2010年鴨飼養量達946萬只,鴨業經濟總量25億元;蘇北沛縣肉鴨年養殖1.5億羽、孵化2.3億羽、加工2億羽,實現了養殖、孵化、加工三個全國第一。大力推進規模養殖,促進了全省畜禽生產總量增長,全省肉類產量實現“三連增”,禽蛋產量實現“四連增”。
標準化規模養殖的推進,還促進了重大動物疫病的穩定控制。“十一五”期間,江蘇重大動物疫病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100%,平均免疫抗體合格率超過農業部規定標準10個百分點以上,牲畜口蹄疫、豬瘟、雞新城疫等重大動物疫病全面穩定控制。全省通過認定的無公害畜禽類產品951個,有效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畜禽產品136個,有機畜禽產品4個。全省畜產品抽樣檢測合格率99%以上,飼料、獸藥檢測合格率穩定在90%左右。
加大創新力度:現代畜牧產業科技促升級
畜禽良種是畜牧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是畜牧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江蘇共建設國家級和省級遺傳資源保種場30個、保護區5個、基因庫3個。有13個保種場、2個保護區、2個基因庫被確定為國家級保種單位,保種場和基因庫數量均居全國第1位,保護區數量居全國第2位。
蘇北淮安市與南京農業大學等單位一起,合作研發攻關,歷經13年努力,成功培育出國家級畜禽新品種蘇淮豬。同時,“淮安黑豬”成功申報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成為江蘇第二個注冊地理標志成功的畜禽品種,為蘇淮豬的保護開發奠定的良好的基礎。目前,全市生豬良種覆蓋率達100%。
充分運用生物技術、工程技術、信息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改造、嫁接和提高傳統畜牧產業技術,是江蘇加快畜牧業現代化的一個重要舉措。欠發達的蘇北宿遷市,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裝備,建成了覆蓋全市三縣兩區150多個主要規模養殖場的畜禽養殖遠程監控系統,顯著提升了全市畜牧業信息化管理水平。
蘇中泰州市農村記者見到,濕簾通風、冷風機降溫、紅外線保溫箱、電熱地毯保暖、電動除糞、自動喂料、自動光控、自動撿蛋以及奶牛養殖場不銹鋼管道擠奶等設施,生豬發酵床養殖、重大動物疫病綜合防控技術與集成、奶牛全混日糧、程序化免疫等一批先進適用技術都等到了普及和推廣。
蘇南丹陽市康樂農牧有限公司,智能化養殖基地年出欄生豬5萬頭。管理人員告訴記者,養殖場采用最有利于生物安全的“多點式”、 “分胎次”飼養流程:全自動喂料、全封閉、全漏縫、全自動環境控制。全程通過計算機控制豬舍內溫度、濕度、空氣質量、豬群密度和均一度以及整套設備運行狀況;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可實現單人飼喂1000頭母豬,是傳統機械化飼養模式的10倍以上。
對于面廣量大的小規模生豬養殖,江蘇大力推廣新型發酵床養殖技術。蘇北阜寧縣建成生態萬頭豬場36個、生態千頭豬場220個,發展生態豬發酵床面積63萬平方米,年出欄生態豬81萬頭,養殖總量全省第一。目前,江蘇發酵床生態養殖等新技術推廣迅速,發酵床養殖面積已達114萬平方米。
省農委畜牧獸醫局負責同志介紹,2010年,全省畜牧業科技貢獻率達到60%。以原種場和資源場為核心,擴繁場、改良站為支撐,檢測中心為保障的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基本形成。全省優質瘦肉型豬比重65%,優質地方家禽比重56%,波雜山羊比重51%,肉豬出欄率162%,大中型規模場奶牛平均單產水平6580公斤。
優化產業體系:健康生態產業化促高效
“規模是基礎,生態是條件,高效是目標,創新是動力,健康是保證。”王春喜說,近年來,江蘇畜牧業不僅加快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進程,更注重形成產業化、生態化、科學化的健康、綠色的生態產業鏈條和產業體系,在滿足社會供給需求的同時,提高產業效益,促進農民的增收。
南京市衛崗乳業有限公司淳化生態牧場,通過糞水三級沉淀、曝氣發酵和生物凈化后用于飼料地、綠化地,形成“三圈一帶”自流灌溉的循環型生態體系。干糞經過堆積發酵,還可用作肥料還田還茶,加工后的有機肥每噸售價20元,每年給牧場帶來近6萬元的收入,整個牧場達到綠色環保目標。
常熟市唐洲生態種養基地,自創500立方米的浮罩式沼氣發生裝置及保溫結構,充分利用太陽能,全天候穩定運行,有效解決了傳統沼氣工程存在受自然溫度制約的缺陷。沼液通過管網輸送直接流入果園,適量排入魚塘進行追肥,既殺菌又促使魚類更好的生長,出產的葡萄平均糖度比常規種植的葡萄高出2~3度。
近年來,江蘇全面啟動以提高標準化生產水平為重點的生態健康養殖示范創建活動,1368家規模養殖場成為畜牧生態健康養殖示范基地,65家規模養殖場成為農業部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
產業化經營是畜牧生產方式轉變的必由之路,是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標志之一。“十一五”期間,江蘇大力提高畜牧業組織化水平,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快了畜牧產業的優化升級。
南通新康德禽業有限公司,吸引近300家會員企業和個人,成立了“海安縣康泉禽蛋專業合作社”,實行苗雞、飼料、獸藥、技術一條龍服務。公司開拓了蛋黃免疫球蛋白及溶菌酶精、深加工,日處理鮮蛋能力達30多噸,年生產“康德”牌蛋粉3000噸,蛋液1萬噸,實現產值超億元。
常州市立華畜禽有限公司集科研、生產、貿易于一身,總資產逾9億元。公司產業化進程經歷了由個體經營→公司獨立經營→“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的轉變。帶動農戶3500余戶,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7000多人。2010年銷售收入達18億元,年出欄成雞1.1億只。
統計資料表明,到2010年末,江蘇全省各類畜產品加工企業已達300多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4家,省級67家,加工產值500億元以上。飼料工業總產量達687萬噸,產值275億元;獸藥GMP企業117家,銷售總額突破39.9億元。
從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的邁進,江蘇的實踐,揭示了一個發展規律:在傳統畜牧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現代畜牧業,必須用現代畜牧獸醫科學技術和裝備及經營理念武裝,必須創新生產經營理念和模式,從而建立體系完善,運營科學、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質量安全,優質生態、高產高效的產業。
從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邁進的江蘇之路,給人們的啟示,也許還不止是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