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疫苗供應體系建設規劃》,《規劃》要求到2015年初步建成疫苗供應體系。
會議指出,接種疫苗是防控傳染病發生和流行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我國現有疫苗可以基本滿足常規防疫需求,但還存在研發能力相對落后、規模化生產和應急保障能力不足、疫苗實際接種率仍需提高等問題?!兑巹潯芬螅旱?015年,初步建成滿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疫苗供應體系,實現常態必保,應急能力大幅提升;到2020年,疫苗供應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善,具備與發達國家同步應對突發和重大疫情的實力。為此,要建立完善疫情監測網絡,加強重大和新發傳染病疫苗研發,提高疫苗生產產能和質量,合理擴大疫苗免疫規劃品種和覆蓋人群,提高人獸共患病防控能力,健全儲備體系,增強應急保障能力。
值得關注的是,會議確定了疫苗供應體系建設的重點項目。一是培育重要急需新產品。盡快完成手足口病疫苗等6種新疫苗的研制及產業化,加快研制和研發一批新的疫苗品種。二是建設關鍵研發設施,重點支持新型疫苗國家研究中心等能力建設。三是擴增急需產能和實物儲備。四是提高疫苗行業裝備水平。五是建立疫苗質量檢驗體系。中央財政對擴大國家免疫規劃所需疫苗等給予支持。重點項目安排投資規模約94億元。
據生物醫藥市場人士介紹,疫苗類藥物的銷售總額不到全球醫藥總銷售額的5%,但是近年來的復合增長率遠遠超過了全球醫藥市場5%~7%的擴張速度。主要的市場份額被葛蘭素史克、賽諾菲-巴斯德、默克、輝瑞/惠氏和諾華等幾大巨頭瓜分。事實上,隨著生命科學和制藥研究的進步,新疫苗研發可能出現突破,帶來新的商業機會。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疫苗產業在產品創新,生產工藝和市場規模方面仍處于較低水平。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和防疫意識的普及,中國疫苗市場的擴張潛力巨大。一類疫苗市場雖仍由國有企業主導,但民營和跨國企業開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