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畜牧業穩步發展,無論是畜禽的飼養量,還是畜牧業產品產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呈明顯的上升趨勢。畜牧業發展開始由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畜牧業的發展對于建設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和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畜牧業發展中,也逐漸暴露出一系列的問題。總的來看,中國的畜牧業仍處在傳統飼養方式與現代化養殖方式并存、傳統養殖方式占支配地位階段。規模小、品種雜,人畜混居、散放散養、混放混養、粗放經營。
一、畜牧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農村居民生產和生活環境惡化。隨著經濟發展,一家一戶的養殖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市場增長的需要。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后,小農經濟也開始加速向商品經濟轉化,在農戶家庭養殖這一基本事實沒有改變的情況下,畜禽規模的擴大意味著牲畜與人爭空間。多數家庭畜禽養殖戶環境較差,糞便滿地,臭氣熏天。夏天蒼蠅、蚊蟲肆虐;污水橫流,造成淺表水源污染,造成農村居民生產和生活環境嚴重惡化。
2.擴大再生產和增加農民收入的約束。農區家庭養殖方式,不僅是生產生活環境的問題,畜牧業發展到今天,即使樸實的村民能夠忍受長年累月的氣味和糞便污染,但擴大生產規模的要求卻難以滿足。由于市場需求的擴大和農民增收的需要,房前屋后的家庭養殖及放養已經沒有擴大生產所需要的空間,農民迫切需要有足夠的飼養場地擴大畜禽生產,增加出欄量,提高收入。
3.畜產品質量問題突出。受利益驅動,部分養殖戶會采用不恰當的飼養方法和手段生產劣質甚至有毒的畜產品。在過去幾年間,“瘦肉精”、蘇丹紅等事件接連不斷,對城鄉居民的身體健康及消費心理造成了嚴重影響。但是傳統養殖方式下,利潤追逐和道德法律沖突問題頻頻發生,加之養殖戶高度分散,難于管理,不能保證上市畜產品符合無公害標準。
4.小生產和大市場矛盾。畜產品是我國的優勢農產品,加入WTO后,希望畜產品能夠增加出口。但由于傳統養殖方式的缺陷,難以形成加工出口要求的規模,產品標準化程度低,影響了加工業和出口競爭。
5.疫病防治困難。由于大量的分散飼養,難以有效的防止交叉傳染、控制動物疫病、建立公共衛生防疫和環境控制標準。
6.難以抵御市場波動風險。傳統養殖方式,不能預測和適應市場變化,無法受市場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風險,對畜禽業的整個產業波動起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
1.建立現代化的品種繁育及推廣體系。優良畜禽品種是現代化畜禽養殖的關鍵,建立現代化的品種繁育推廣體系是優良畜禽供應的保障。現代化的品種繁育推廣體系要能夠適應市場的需要,不斷引進、繁育和推廣生產率較高的優良品種。目前,我國的優良品種率占整個畜禽存欄的比率不斷增加,但仍有待提高,有些品種還不適應市場變化的需要。如我國的黑白花奶牛中純種牛所占比例不足50%。在過去幾年的超高速發展中,優良奶牛供不應求,價格居高不下,很多奶牛以次充好,在全國范圍內流通,造成全行業奶牛平均單產較低的狀況;再如我國的細毛羊產業,羊毛細度以66-68支毛為主體毛,且羊毛品質不斷下降,68支以上羊毛比重下降,與國內紡織企業大量需求的70支以上羊毛不相適應。據統計,我國有種畜禽場9000多個,但大部分種畜禽場功能不佳,種畜禽銷售困難,生產難以為繼,難以承擔起現代化品種繁育推廣的任務。有些企業已經改制,更難適應市場的要求進行生產。
2.建立有效的疫病防治體系。疫病是影響畜禽養殖業的主要因素,控制疫病的產生和傳播,需要有現代化的防治體系做保證。每種畜禽都有相應的科學防治“標準”和“辦法”,這些方案的實施“標準”和“辦法”要以一系列的制度、組織系統和工程技術措施做保證。由于傳統養殖方式下,難以實施疫病控制措施,造成我國畜禽的死亡率偏高,其中豬禽羊的病死率分別為10%、20%和8%,導致了大量的飼料和人工浪費,甚至殃及整個企業或產業。
3.改革和完善飼料作物生產加工體系。要充分考慮我國的自然資源條件,發展飼料種植業和飼料加工業。我國是一個飼料資源短缺的國家,應適應這種資源狀況調整畜禽結構和飼料結構。北方干旱地區,要大力提倡三元種植結構,發展草食動物。我國有17%的糧食作為飼料,這是不科學的,不經濟的。每年生產的7億噸作物秸稈,經氨化處理的秸稈相當于0.4個飼料單位,約合2.8億噸飼料。飼料是畜禽生長的基礎,也是控制畜禽產品質量的關鍵。在提高飼料報酬的同時,保證畜禽產品質量,是現代化飼料體系
的特征。
4.建立和推廣現代化的飼養設施和設備。畜禽養殖現代化外在的標志是設施和設備的現代化。包括圈舍、飼養設備、飼料加工、飼喂、飼養室清潔、產品收集、產品運輸、產品庫存等。現代化的飼養場,應有封閉的場房,檢測設備,消毒設施齊全,為生產高品質的畜產品提供保障。如牛奶生產必須擁有檢測設備和機械擠奶設備,嚴禁人工擠奶,減少細菌污染和其他雜物污染;細毛羊剪毛必須利用固定或移動剪毛棚,實行機械剪毛,減少重剪毛和短毛。
5.建立現代化的環境保護標準和設施。由于現代化的養殖方式實行集約經營,畜群規模大,更容易產生環境污染。所以必須按現代化的標準處理畜禽糞便、廢物、動物死尸、污水等,飼養場要建設一定的環保設施,在保證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先進的情況下,保證環境指標達標。政府應對環境保護的投入給予必要的補貼。
6.建立現代化的管理系統。現代化的養殖方式,要求現代化的管理。傳統的經驗管理無法適應現代飼養設備設施和現代產品標準。養殖場要配備專業技術型管理人員,要準確掌握市場變化趨勢,加強經濟核算,科學決策,使養殖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畜牧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農村居民生產和生活環境惡化。隨著經濟發展,一家一戶的養殖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市場增長的需要。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后,小農經濟也開始加速向商品經濟轉化,在農戶家庭養殖這一基本事實沒有改變的情況下,畜禽規模的擴大意味著牲畜與人爭空間。多數家庭畜禽養殖戶環境較差,糞便滿地,臭氣熏天。夏天蒼蠅、蚊蟲肆虐;污水橫流,造成淺表水源污染,造成農村居民生產和生活環境嚴重惡化。
2.擴大再生產和增加農民收入的約束。農區家庭養殖方式,不僅是生產生活環境的問題,畜牧業發展到今天,即使樸實的村民能夠忍受長年累月的氣味和糞便污染,但擴大生產規模的要求卻難以滿足。由于市場需求的擴大和農民增收的需要,房前屋后的家庭養殖及放養已經沒有擴大生產所需要的空間,農民迫切需要有足夠的飼養場地擴大畜禽生產,增加出欄量,提高收入。
3.畜產品質量問題突出。受利益驅動,部分養殖戶會采用不恰當的飼養方法和手段生產劣質甚至有毒的畜產品。在過去幾年間,“瘦肉精”、蘇丹紅等事件接連不斷,對城鄉居民的身體健康及消費心理造成了嚴重影響。但是傳統養殖方式下,利潤追逐和道德法律沖突問題頻頻發生,加之養殖戶高度分散,難于管理,不能保證上市畜產品符合無公害標準。
4.小生產和大市場矛盾。畜產品是我國的優勢農產品,加入WTO后,希望畜產品能夠增加出口。但由于傳統養殖方式的缺陷,難以形成加工出口要求的規模,產品標準化程度低,影響了加工業和出口競爭。
5.疫病防治困難。由于大量的分散飼養,難以有效的防止交叉傳染、控制動物疫病、建立公共衛生防疫和環境控制標準。
6.難以抵御市場波動風險。傳統養殖方式,不能預測和適應市場變化,無法受市場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風險,對畜禽業的整個產業波動起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
1.建立現代化的品種繁育及推廣體系。優良畜禽品種是現代化畜禽養殖的關鍵,建立現代化的品種繁育推廣體系是優良畜禽供應的保障。現代化的品種繁育推廣體系要能夠適應市場的需要,不斷引進、繁育和推廣生產率較高的優良品種。目前,我國的優良品種率占整個畜禽存欄的比率不斷增加,但仍有待提高,有些品種還不適應市場變化的需要。如我國的黑白花奶牛中純種牛所占比例不足50%。在過去幾年的超高速發展中,優良奶牛供不應求,價格居高不下,很多奶牛以次充好,在全國范圍內流通,造成全行業奶牛平均單產較低的狀況;再如我國的細毛羊產業,羊毛細度以66-68支毛為主體毛,且羊毛品質不斷下降,68支以上羊毛比重下降,與國內紡織企業大量需求的70支以上羊毛不相適應。據統計,我國有種畜禽場9000多個,但大部分種畜禽場功能不佳,種畜禽銷售困難,生產難以為繼,難以承擔起現代化品種繁育推廣的任務。有些企業已經改制,更難適應市場的要求進行生產。
2.建立有效的疫病防治體系。疫病是影響畜禽養殖業的主要因素,控制疫病的產生和傳播,需要有現代化的防治體系做保證。每種畜禽都有相應的科學防治“標準”和“辦法”,這些方案的實施“標準”和“辦法”要以一系列的制度、組織系統和工程技術措施做保證。由于傳統養殖方式下,難以實施疫病控制措施,造成我國畜禽的死亡率偏高,其中豬禽羊的病死率分別為10%、20%和8%,導致了大量的飼料和人工浪費,甚至殃及整個企業或產業。
3.改革和完善飼料作物生產加工體系。要充分考慮我國的自然資源條件,發展飼料種植業和飼料加工業。我國是一個飼料資源短缺的國家,應適應這種資源狀況調整畜禽結構和飼料結構。北方干旱地區,要大力提倡三元種植結構,發展草食動物。我國有17%的糧食作為飼料,這是不科學的,不經濟的。每年生產的7億噸作物秸稈,經氨化處理的秸稈相當于0.4個飼料單位,約合2.8億噸飼料。飼料是畜禽生長的基礎,也是控制畜禽產品質量的關鍵。在提高飼料報酬的同時,保證畜禽產品質量,是現代化飼料體系
的特征。
4.建立和推廣現代化的飼養設施和設備。畜禽養殖現代化外在的標志是設施和設備的現代化。包括圈舍、飼養設備、飼料加工、飼喂、飼養室清潔、產品收集、產品運輸、產品庫存等。現代化的飼養場,應有封閉的場房,檢測設備,消毒設施齊全,為生產高品質的畜產品提供保障。如牛奶生產必須擁有檢測設備和機械擠奶設備,嚴禁人工擠奶,減少細菌污染和其他雜物污染;細毛羊剪毛必須利用固定或移動剪毛棚,實行機械剪毛,減少重剪毛和短毛。
5.建立現代化的環境保護標準和設施。由于現代化的養殖方式實行集約經營,畜群規模大,更容易產生環境污染。所以必須按現代化的標準處理畜禽糞便、廢物、動物死尸、污水等,飼養場要建設一定的環保設施,在保證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先進的情況下,保證環境指標達標。政府應對環境保護的投入給予必要的補貼。
6.建立現代化的管理系統。現代化的養殖方式,要求現代化的管理。傳統的經驗管理無法適應現代飼養設備設施和現代產品標準。養殖場要配備專業技術型管理人員,要準確掌握市場變化趨勢,加強經濟核算,科學決策,使養殖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