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水產疫苗的研發(fā)和成果轉化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在未來的幾年中,估計很難取得太大的突破。”江蘇省水生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陳輝在接受南方農村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水產疫苗無論是研發(fā)還是推廣,目前都還存在一系列的困難。
每每說到疫苗使用的成功經驗,行業(yè)內人士總是以挪威三文魚的強制免疫作為例子,但是陳輝認為,這種方法在中國根本行不通。“首先我們的養(yǎng)殖集約化程度不高,而且存在養(yǎng)殖品種多樣性,這就注定了疫苗成功研發(fā)后,大面積推廣存在困難。”
陳輝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疫苗的使用還存在一定的季節(jié)性和時間性。“無論哪種疫苗,都存在一個特定的免疫保護期,因此就必須在特定的階段進行免疫接種,就目前情況來看,水產疫苗的使用還缺乏操作簡便性。”陳表示,水產疫苗目前以注射效果最佳,除了費人力物力外,還極有可能對魚體造成一定的損傷,引發(fā)死魚。“從這些方面來分析,水產疫苗的推廣還很難在短時間內大范圍鋪開。”
“疫苗的研發(fā)和生產是一個持續(xù)的過程,其中變數太多。”陳輝表示,很有可能你研制成功了針對某種病害的疫苗,但因病毒發(fā)生變異,一切就又得從頭開始。也正是因為如此,陳輝認為,水產疫苗研究需要得到更多相關政策的扶持。“國家非常關心畜牧的動態(tài),比如豬價的漲跌,會通過政策手段進行調控。而且各種農業(yè)補貼也多偏向畜牧,水產卻很少有這種待遇。”陳輝說,就目前來說,水產無論是疫苗研發(fā)還是其他方面,都迫切需要政策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