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緊緊圍繞“讓農民成為現代畜牧業發展主體”這個核心,積極創新工作舉措,提出“開拓、苦干、高效、爭先”的八字方針,強力推進現代畜牧業建設。
一是大力實施項目推動戰略。全市畜牧系統牢固樹立“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發展理念,按照“工作項目化、項目具體化、完成時效化”的思路,以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現代畜牧業重點(培育)縣建設、千萬頭生豬產業工程等項目為契機,大力實施項目推動戰略。截止今年一季度,全市已建成10萬頭生豬養殖龍頭企業5個、萬頭生豬養殖場(園區)115個、千頭生豬養殖場(園區)1925個、百頭生豬養殖大戶13000余個,生豬規模養殖比例達60.5%。
二是積極開展標準化體系建設。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積極指導養殖戶(企業)搞好科學規劃,建好基礎設施,力求養殖設施標準化。同時,積極開展畜禽標準化示范場創建工作,目前全市已有部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3個,省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8個。
三是努力完善畜牧產業鏈條。按照“扶優、扶強、扶大”的原則,進一步培育壯大龍頭企業,鼓勵畜禽加工企業擴大產能,提高精深加工能力,不斷增強企業帶動效應。圍繞“大龍頭帶大基地”的思路,引導龍頭企業采取直接建基地、與專合組織聯合建基地等方式,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扎實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提高產業關聯度。
四是不斷提高畜產品質量。全市已建成無公害畜產品生產基地88個,居全省第一,發展綠色、有機畜產品生產基地7個。畜禽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不斷完善,確保了“瘦肉精”、蘇丹紅、三聚氰胺等違禁藥物檢出率為零。同時,強化縣、鄉、村三級防疫體系建設,動物疫病防控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口蹄疫、禽流感、豬瘟、高致病性藍耳病的免疫密度達到100%,抗體檢測合格率達70%以上,全市保持了無重大動物疫病發生,畜產品質量顯著提高。
五是大力開展畜牧科技推廣。今年,我市以“科技進村入戶,助力增產增收”為主題,以實現“強科技、轉方式、穩增長、促增收、保供給”目標為主要任務,以良種、良法、良制的創新推廣為重點,在全市范圍內大力開展“畜牧科技促進年行動”,形成部門間大聯合、大協作,積極推進畜牧科技進村、到場、入戶,不斷提高畜牧業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水平,提升畜牧科技創新能力,加快畜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提高畜牧從業人員素質,加強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建設。今年力爭全市新增出欄優質商品豬30萬頭,培養科技示范戶(場)800個,培養新型職業農民1.5萬人,畜牧業為農民人均增收貢獻50元以上。
一是大力實施項目推動戰略。全市畜牧系統牢固樹立“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發展理念,按照“工作項目化、項目具體化、完成時效化”的思路,以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現代畜牧業重點(培育)縣建設、千萬頭生豬產業工程等項目為契機,大力實施項目推動戰略。截止今年一季度,全市已建成10萬頭生豬養殖龍頭企業5個、萬頭生豬養殖場(園區)115個、千頭生豬養殖場(園區)1925個、百頭生豬養殖大戶13000余個,生豬規模養殖比例達60.5%。
二是積極開展標準化體系建設。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積極指導養殖戶(企業)搞好科學規劃,建好基礎設施,力求養殖設施標準化。同時,積極開展畜禽標準化示范場創建工作,目前全市已有部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3個,省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8個。
三是努力完善畜牧產業鏈條。按照“扶優、扶強、扶大”的原則,進一步培育壯大龍頭企業,鼓勵畜禽加工企業擴大產能,提高精深加工能力,不斷增強企業帶動效應。圍繞“大龍頭帶大基地”的思路,引導龍頭企業采取直接建基地、與專合組織聯合建基地等方式,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扎實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提高產業關聯度。
四是不斷提高畜產品質量。全市已建成無公害畜產品生產基地88個,居全省第一,發展綠色、有機畜產品生產基地7個。畜禽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不斷完善,確保了“瘦肉精”、蘇丹紅、三聚氰胺等違禁藥物檢出率為零。同時,強化縣、鄉、村三級防疫體系建設,動物疫病防控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口蹄疫、禽流感、豬瘟、高致病性藍耳病的免疫密度達到100%,抗體檢測合格率達70%以上,全市保持了無重大動物疫病發生,畜產品質量顯著提高。
五是大力開展畜牧科技推廣。今年,我市以“科技進村入戶,助力增產增收”為主題,以實現“強科技、轉方式、穩增長、促增收、保供給”目標為主要任務,以良種、良法、良制的創新推廣為重點,在全市范圍內大力開展“畜牧科技促進年行動”,形成部門間大聯合、大協作,積極推進畜牧科技進村、到場、入戶,不斷提高畜牧業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水平,提升畜牧科技創新能力,加快畜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提高畜牧從業人員素質,加強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建設。今年力爭全市新增出欄優質商品豬30萬頭,培養科技示范戶(場)800個,培養新型職業農民1.5萬人,畜牧業為農民人均增收貢獻5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