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起一塊肉,消費者只關注舌尖上的味覺感受,只有熟知行業的人才知道這塊肉背后的糾結。
由于區域經濟發展的條件和進度不同,在豬業鏈條上逐漸分出產區和銷區兩個主體,兩者如天平的兩端:平衡是相對的,失衡卻是絕對的,大多數情況下,產銷在努力地尋求著平衡,以致于政府也不時出手干預。
眾所周知,養豬污染環境,稅收又無從談起,中央出臺補貼政策反而會將壓力傳遞到地方政府身上。據《農財寶典》了解,2011年大多數產區的能繁母豬補貼尚未發放,有的僅下發了中央或省財政的那一塊,面對養殖戶的追問,產區政府滿是“很差錢”的無奈。
而這,只是尷尬的一個方面,要是出現瘦肉精等食品安全方面的差池,烏紗墜地也不奇怪。銷區自有主張,認為國家對工業征收高稅費,理應由國家進行轉移支付,反哺農業。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銷區不怕沒肉吃,大不了購買國外凍肉,自然沒有動力也沒有義務關照產區這個“窮親戚”。
此消彼長,處于經濟劣勢的產區對銷區當然是一肚子“羨慕嫉妒恨”。
那么,客觀存在的矛盾該如何解決?產區和銷區各有打算,都把目光投向中央——怎么設置補貼政策、如何平衡產銷利益、是否該加大中央財政撥款力度?諸般問題也許只有自上而下方能得到最佳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