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動物源食品生產國,但同時也是污染排放量最大的國家。
相關人士透露:“治理畜牧業的污染,只控制化學需氧量(COD)、二氧化硫、萬元產值能耗這幾個常規的指標遠遠不夠,還有很多特殊指標,如細菌病毒、有害微生物等。動物源食品生產過程中必須防止其擴散,否則將對人體和環境造成極大危害,這才是更大的減排目標和任務。”
據悉,畜牧業已成為國內僅次于鋼鐵、煤炭的最大污染行業,而動物糞便污染則是最大污染源。據數據顯示,畜牧業占與人類有關的一氧化二氮排放量的65%,而一氧化二氮全球暖化潛能是二氧化碳的296倍。其中大部分來自糞便。牛群的糞便所排出的污染氣體有一百多種,氨的排放量就占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二,而氨正是導致酸雨的原因;甲烷排放量占全球總量三分之一,這種氣體令地球暖化的速度比二氧化碳快二十倍。
針對于此,2009年,中國政府在哥本哈根會議前向國際社會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在2005年基礎上減排40%-45%,并把該指標納入強制性的國民經濟發展綱要中。
這意味著企業必須拿出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節能減排中。對此,國家發改委先后出臺了一些政策予以扶持,受益的多為石油、煤炭、鋼鐵等行業,節能減排擔子同樣沉重的農牧業由于規模原因而沒能“搭上車”。
雖然沒有全部搭上車,但是據了解,我國畜牧行業中,也有一些大型企業自覺的開始了節能減排工作,且已經走在了前頭,他們從“八五”期間就開始著手節能減排。據資料顯示,“十一五”期間,有企業在節能減排方面投入資金已近4億元。與2005年相比,萬元增加值綜合能耗降低了23。8%;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了20。1%;COD排放量降低了41。7%。
所以,在政府的的支持或者支持無法到達的情況下,企業應該自覺、自省、自悟的參加節能減排工作,因為只有這樣,一家企業才能進行循環生產,達到可持續發展。而如果是一味的獲取,那么,離倒閉胯潮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