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雙港村佳友生態養殖場里,一臺50千瓦的發電機發出隆隆的聲響。發電機的旁邊,佇立著一個巨大的沼氣發酵罐。“這個沼氣罐有820立方米,養豬場的豬糞通過該罐產生沼氣,再用沼氣發電,保證了養豬場的用電需求。”養豬場負責人徐光友說。
雙港村地處皖贛交界、大山深處,發展養殖業起步早。“2000年,我們辦了個養豬場,效益還不錯,只是豬糞太多,不好處理。每到夏天,養豬場氣味難聞,周圍村民意見很大。我們尋思著如何合理利用豬糞,既能增加收入,又不污染環境。”徐光友說,2003年,他們開始利用豬糞生產沼氣,在養豬場建了一個50立方米的沼氣池。產生的沼氣用于燒水、做飯、冬天給豬圈加溫。
“2008年,我們申請了國家大型沼氣利用項目,建成目前這個沼氣利用基地,每天能產生沼氣300多立方米,發電200多千瓦時。養豬場的辦公、生活以及加工飼料、冬天給豬圈保暖等用電,基本上可以自己解決了。一年下來,僅電費就節約7萬多元。”現在,在徐光友的養豬場里,豬糞通過雨污分離溝流進沼氣池,經過酸化變成液態,再用高壓泵抽進發酵罐發酵,只要10天時間就變成了沼氣。沼氣的開發利用,不僅為養豬場節約了開支,更讓徐光友發展養豬產業的理念發生了根本變化。“循環經濟”新模式給他的養豬場帶來巨大變化,現在一年即可節約各類成本近30萬元。目前,養豬場里存欄母豬400多頭,年產仔豬8000頭;包括皖贛兩省在內的50多個農戶,成為老徐生態養殖合作社的成員,年收入10萬元~40萬元。
“現在,我們正準備再建一個1000立方米的沼氣發酵罐,將來利用沼氣發的電,不僅供我們自己企業使用,還打算上網銷售,讓周邊群眾也用上生態電。”徐光友說。據了解,池州市近年來大力推進農村生態家園建設,現在像徐光友這樣的生態養殖戶越來越多,沼氣綜合利用直接帶動農民年增收1億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