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噌噌上漲的價格,在剛剛結束的南京原料藥會上,華藥、石藥、哈藥和魯抗等國內幾家青霉素的主要生產廠家,在經歷了之前兩次的聯合限價之后,又聚到了一起,商討第三次限價。
值得注意的是,每次限價的發起者都是上述這幾個生產青霉素的老牌國企,而像華星、聯邦等對這樣的聯合限價似乎興趣都不太大。
這似乎也意味著,新興的民營企業和老牌國企之間的競爭格局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以往由上述老牌國企控制的市場話語權也呈現出群雄割據的趨勢。
此消彼長
華藥、石藥、哈藥和魯抗曾被稱為國內青霉素工業鹽的四大巨頭。正因為如此,他們在歷次的價格波動中也是首當其沖。以此次聯合限價為例,一位業內資深人士這樣評價:“老企業吃過很多次虧,所以特別有危機感。”
不論此次限價的最終效果如何,在經歷多年的發展之后,先行者或已退出,后來者連續發力,新舊交替,業已形成多年的市場格局將逐步改變。
以這幾年青霉素工業鹽的主流產品青霉素工業鉀鹽為例,行業人士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各主要廠家的產量呈現出非常明顯的兩極分化趨勢——2006年,全國青霉素鉀鹽的產量為43108噸,較去年同比增長48.35%。其中聯邦制藥在彭州的生產基地產量增長最為明顯,為6300噸,較去年同比增長高達320%;石藥集團的為10589噸,較去年同比增長84.67%;河南華星的產量為9604噸,較去年同比增長39.4%;華藥7586噸,較去年同比增長10.14%;哈藥為3974噸,較去年同比增長-3.4%;山東魯抗的為1500噸,較去年同比增長-25.34%。
各主要廠家青霉素鉀鹽產量所占比重也發生較大變化。其中河南華星在2005年的產量占當年全國總產量的23.71%,2006年為22.28%,相對穩定;石藥2005年為19.73%,2006年則上升到24.56%,增長較快;華藥2005年為23.70,至2006年已經下降到17.60%;聯邦制藥2005年為0.52%,至2006年猛躥到14.61%,增長非常迅速;山東魯抗在2005年尚有2.07%,但到2006年跌至0.35%;哈藥2005年為14.16%,2006年則是0.92%。
從“四大巨頭”到“四大天王”
早在第六次價格大戰之前,華藥已逐漸淡出抗生素市場,轉做特色原料藥和保健營養品。而與帝斯曼的合作,雖然早在2005年雙方已經簽定合約,但由于涉及國有資產轉讓等問題,還要經過發改委審批方能真正進行。不過有傳言說雙方的合作在今年年內會通過發改委的審批,屆時強強聯合,或許又能攪動青霉素工業鹽市場的大局,但從眼下局勢看,華藥在青霉素工業鹽上的老大地位已不復存在。
而聯邦作為一個有香港背景的企業,在出口渠道上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而且其企業本身對青霉素工業鹽的消化能力相當強,同時它也是國內目前不多的幾家采用酶法技術生產的廠家之一。借助其渠道優勢,聯邦在內蒙古總投資約16.8億元的生產基地也進展順利,屆時聯邦躋身四強已不是懸念。
相對于華藥等其他幾家老牌廠家而言,石藥進入青霉素工業鹽的時間比較晚,且早期多以獸藥為主。然而近年來,石藥勢頭相當強勁,攜酶法技術謀求世界最大的青霉素工業鹽生產基地的戰略也就成了它一步步擴張最重要的理由。
魯抗早在2005年就宣布逐漸淡出這一行業,轉而著重生產下游的幾大產品,青霉素系列也基本上以獸藥為主。
阿拉賓度同嶺的印度背景,使得它在青霉素工業鹽的進口大國印度的出口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其產品相當大一部分都是出口到印度,也就遠離了國內企業之間的紛爭。
河南華星一直心無旁騖地生產青霉素工業鹽及其系列產品,現在也是穩居國內青霉素工業鹽行業的前四名。
一向低調的哈藥,雖然2006年的產量有所減少,但根據健康網的統計數據,哈藥的青霉素工業鹽今年第一季度出口量占全國總出口量的17.40%,在河南華星之后,位列第二,其實力不容小覷。
因此,在華藥和魯抗逐漸淡出之后,青霉素工業鹽市場將呈現出石藥、聯邦、華星和哈藥“四大天王”。
向上下游擴展
在青霉素工業鹽接連幾次遭遇價格戰之后,除了在技術上展開競爭以加強實力之外,國內企業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努力往下游產品鏈擴展的方式來轉移競爭壓力。
不僅如此,一些企業已經開始向上游的原料產品擴展,如糧食加工和淀粉等生產。聯邦在內蒙古投巨資打造的新的生產基地中,除了年產5000噸6-APA(6-氨基青霉烷酸)、7-ACA(氨基頭孢烷酸)、克拉維酸鉀等項目之外,還投資8000萬元建造年產12萬噸玉米淀粉、2500噸苯乙酸、2500噸飼料添加劑配套項目。據了解,玉米淀粉項目3月底開工,并計劃于今年10月份建成投產。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認為:“聯邦之所以這么做,是希望在玉米等原料價格變動比較頻繁的情況下,能夠將價格的主動權最大限度地掌握在自己手中,盡量減輕市場價波動所帶來的影響。”
這位業內人士認為,在各種原料價格上漲的情況下,聯邦這樣做是非常明智的。而是否往上游走,對于產能過萬噸的企業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不過,“自給自足”一向是聯邦節省成本的慣用手法。其在彭州的工廠甚至采用自己發電供生產,因為這樣的成本會更低一些。
“國內沒有幾家企業能有聯邦這么雄厚的資金實力,但這種方式還是很有意思的。”健康網研究員巴艷鳳說道。
值得注意的是,每次限價的發起者都是上述這幾個生產青霉素的老牌國企,而像華星、聯邦等對這樣的聯合限價似乎興趣都不太大。
這似乎也意味著,新興的民營企業和老牌國企之間的競爭格局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以往由上述老牌國企控制的市場話語權也呈現出群雄割據的趨勢。
此消彼長
華藥、石藥、哈藥和魯抗曾被稱為國內青霉素工業鹽的四大巨頭。正因為如此,他們在歷次的價格波動中也是首當其沖。以此次聯合限價為例,一位業內資深人士這樣評價:“老企業吃過很多次虧,所以特別有危機感。”
不論此次限價的最終效果如何,在經歷多年的發展之后,先行者或已退出,后來者連續發力,新舊交替,業已形成多年的市場格局將逐步改變。
以這幾年青霉素工業鹽的主流產品青霉素工業鉀鹽為例,行業人士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各主要廠家的產量呈現出非常明顯的兩極分化趨勢——2006年,全國青霉素鉀鹽的產量為43108噸,較去年同比增長48.35%。其中聯邦制藥在彭州的生產基地產量增長最為明顯,為6300噸,較去年同比增長高達320%;石藥集團的為10589噸,較去年同比增長84.67%;河南華星的產量為9604噸,較去年同比增長39.4%;華藥7586噸,較去年同比增長10.14%;哈藥為3974噸,較去年同比增長-3.4%;山東魯抗的為1500噸,較去年同比增長-25.34%。
各主要廠家青霉素鉀鹽產量所占比重也發生較大變化。其中河南華星在2005年的產量占當年全國總產量的23.71%,2006年為22.28%,相對穩定;石藥2005年為19.73%,2006年則上升到24.56%,增長較快;華藥2005年為23.70,至2006年已經下降到17.60%;聯邦制藥2005年為0.52%,至2006年猛躥到14.61%,增長非常迅速;山東魯抗在2005年尚有2.07%,但到2006年跌至0.35%;哈藥2005年為14.16%,2006年則是0.92%。
從“四大巨頭”到“四大天王”
早在第六次價格大戰之前,華藥已逐漸淡出抗生素市場,轉做特色原料藥和保健營養品。而與帝斯曼的合作,雖然早在2005年雙方已經簽定合約,但由于涉及國有資產轉讓等問題,還要經過發改委審批方能真正進行。不過有傳言說雙方的合作在今年年內會通過發改委的審批,屆時強強聯合,或許又能攪動青霉素工業鹽市場的大局,但從眼下局勢看,華藥在青霉素工業鹽上的老大地位已不復存在。
而聯邦作為一個有香港背景的企業,在出口渠道上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而且其企業本身對青霉素工業鹽的消化能力相當強,同時它也是國內目前不多的幾家采用酶法技術生產的廠家之一。借助其渠道優勢,聯邦在內蒙古總投資約16.8億元的生產基地也進展順利,屆時聯邦躋身四強已不是懸念。
相對于華藥等其他幾家老牌廠家而言,石藥進入青霉素工業鹽的時間比較晚,且早期多以獸藥為主。然而近年來,石藥勢頭相當強勁,攜酶法技術謀求世界最大的青霉素工業鹽生產基地的戰略也就成了它一步步擴張最重要的理由。
魯抗早在2005年就宣布逐漸淡出這一行業,轉而著重生產下游的幾大產品,青霉素系列也基本上以獸藥為主。
阿拉賓度同嶺的印度背景,使得它在青霉素工業鹽的進口大國印度的出口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其產品相當大一部分都是出口到印度,也就遠離了國內企業之間的紛爭。
河南華星一直心無旁騖地生產青霉素工業鹽及其系列產品,現在也是穩居國內青霉素工業鹽行業的前四名。
一向低調的哈藥,雖然2006年的產量有所減少,但根據健康網的統計數據,哈藥的青霉素工業鹽今年第一季度出口量占全國總出口量的17.40%,在河南華星之后,位列第二,其實力不容小覷。
因此,在華藥和魯抗逐漸淡出之后,青霉素工業鹽市場將呈現出石藥、聯邦、華星和哈藥“四大天王”。
向上下游擴展
在青霉素工業鹽接連幾次遭遇價格戰之后,除了在技術上展開競爭以加強實力之外,國內企業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努力往下游產品鏈擴展的方式來轉移競爭壓力。
不僅如此,一些企業已經開始向上游的原料產品擴展,如糧食加工和淀粉等生產。聯邦在內蒙古投巨資打造的新的生產基地中,除了年產5000噸6-APA(6-氨基青霉烷酸)、7-ACA(氨基頭孢烷酸)、克拉維酸鉀等項目之外,還投資8000萬元建造年產12萬噸玉米淀粉、2500噸苯乙酸、2500噸飼料添加劑配套項目。據了解,玉米淀粉項目3月底開工,并計劃于今年10月份建成投產。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認為:“聯邦之所以這么做,是希望在玉米等原料價格變動比較頻繁的情況下,能夠將價格的主動權最大限度地掌握在自己手中,盡量減輕市場價波動所帶來的影響。”
這位業內人士認為,在各種原料價格上漲的情況下,聯邦這樣做是非常明智的。而是否往上游走,對于產能過萬噸的企業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不過,“自給自足”一向是聯邦節省成本的慣用手法。其在彭州的工廠甚至采用自己發電供生產,因為這樣的成本會更低一些。
“國內沒有幾家企業能有聯邦這么雄厚的資金實力,但這種方式還是很有意思的。”健康網研究員巴艷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