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基層采訪時卻發現,一些養戶卻存在疑慮,對政府免費提供的疫苗缺乏信任,“不敢”使用。而且抱有這種疑慮的在行業內并非個別,對此持謹慎態度的還是那些用量特別大的規模豬場。
在我國,口蹄疫屬一類重大動物疫病。根據《動物防疫法》的要求,對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治國家采取強制免疫的措施,所用疫苗必須采用農業部批準使用的產品,并由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統一組織、逐級免費供應。免疫密度必須達到100%。
看起來,這個保護壁壘嚴絲合縫天羅地網。那么,養殖戶的疑慮從何而來?
一、冷鏈不完善
不少規模豬場負責人提出,政府免費疫苗存在運輸、保存不當等問題。一些養殖戶認為,政府在逐級發放口蹄疫疫苗過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隱患,除了冷藏運輸要求,一些偏遠的山區鎮獸醫站在儲存疫苗時連一臺冰箱都沒有,更別說冷庫,疫苗長期暴露在常規環境中,很容易變質失效。須知,無論是變質疫苗造成的豬只損失,或者是疫苗免疫失敗而引發疾病爆發,所帶來的損失,都遠遠高于購買疫苗本身的費用,所以養殖戶寧愿多花錢來保平安。
現有基層獸醫架構小、散、弱人所共知,在縣一級畜牧部門普遍缺乏必要的疾病檢測儀器,即使有也缺乏專業人才進行良好運作。連定時檢測豬群口蹄疫抗體水平也難以做到。政府部門看起來良好的設計初衷在執行過程難以避免地大打折扣,甚至可能產生適得其反的作用。
在基層獸醫體系難以承載重任的情況下,不如讓有條件的經銷商承擔起相應的作用,當然這樣做要冒的風險是,可能打斷固有的某種利益鏈又建立起新的利益鏈。說到底,保證陽光操作才是難度最大的工作。一位獸藥經銷商證實,疫苗是獸藥店最穩定的經濟增長點,特別是國家一類重大動物疾病疫苗相當搶手,常常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這說明養殖戶有主動免疫的觀念已經普及。那么,把這個工作全部交給市場也是一條思路。
二、疫苗的效果欠佳
一些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反應較大,嚴重的可造成牲畜死亡,因此受到業界非議。當然,造成口蹄疫疫苗免疫失敗的原因眾多,環境因素、疫苗質量、使用規范、豬只健康以及飼養管理等等,需要分辯清楚的是,失敗的原因是否源自疫苗質量本身。
2007年豬高熱病的時候政府匆忙推出的高致病病性藍耳病疫苗,就曾經有引發嚴重反應的情況,最后政府終于出來表態“疫苗先試用,再推廣”。這是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無論是政治疫苗或者說明定心疫苗,實踐總會給出標準答案。業界曾經有人懷疑現有疫苗毒株的普適性,擔心其中的野毒傳染發病,這是另一個技術層面的問題。
綜上所述,在防控重大動物疫病的問題上,無論是政府部門操作機制,還是疫苗研發生產的層面,仍有去偽存真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