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原材料長漲,豬肉市場低迷,怎樣降低肉豬生產成本提高養殖效益呢?筆者談一談自己的觀點與大家分享。
1、走差異化之路,飼養有特色的品種。目前國內瘦肉型良種豬基本上從國外品種雜交改良而來。瘦肉率高、生長速度快是其最大的特色,但它們對飼料的營養水平的要求很高,主要以高能高蛋白的優質飼料為主,肉質也比較差。一般的土雜豬(我國地方品種雜交豬)生產速度慢,但耐粗飼,抗病力強,肉質鮮美,越來越受現代人喜愛,一般平均賣價比瘦肉型豬貴一到兩塊錢。因此養殖戶要根據自己的能力、條件和周圍市場環境選擇適合的、有特色的品種飼養才容易賺錢。
2、精心配制飼料,降低飼料成本。養豬60%—70%的成本來自飼料,因此飼料很重要。如果以購買成品料飼養,那飼料成本節省的空間可能不大,主要通過合理庫存、預防霉變、減少浪費來實現。如果是自己配制飼料則挖潛降耗的空間會大得多。可以根據豬的品種、不同飼養階段和原材料市場價格選擇配方結構。如飼養土雜豬則使用低能低蛋白飼料,飼養瘦肉型豬則使用高能高蛋白飼料;玉米貴了則用小麥代替,豆粕貴則可以用棕櫚粕或其他雜粕代替;而且,原材料采購可以優先考慮當地出產、量大易得的飼料原料,以降低采購成本。
3、合理選擇喂養方法。育肥前期(15Kg-60Kg),肉豬生長發育比較快,對日糧營養需求高,可以采用自由采食,充分提高肉豬的生長速度;后期(60Kg—90Kg)肉豬長速較慢,而且為了提高瘦肉率,則采用限飼飼喂,每天喂兩到三次,飼喂量約6Kg/頭。肉豬超過90kg 后日增重速度明顯減慢,脂肪開始沉積,會越來越肥,不宜飼養太久。一般肉豬90—120kg 屠宰最合適。
4、提高飼養管理水平,降低隱性成本。搞好環境衛生,保持欄舍干燥,及時清潔飲水器、料槽等,減少病菌感染;做好冬春季節的防寒保暖和夏季防暑降溫,減少肉豬應激;完善員工獎懲制度,避免制度設計缺陷引起人為的物料浪費。
5、做好疫病防治,提高肉豬上市率和正品率。根據本場及當地疫情情況合理做好疫苗免疫,尤其是口蹄疫、豬瘟、高致病性藍耳病、流行性腹瀉等烈性傳染病的防疫工作。對于其他細菌性疾病如鏈球菌病、豬丹毒病可以藥物進行防治。對沒有治療價值的弱、殘、僵豬,要堅決及時淘汰,以影響整群豬的養殖效益和健康水平。
6、根據養殖自動化程度配備充足人員。如果豬舍設計合理,料房離豬欄比較近,料車、鏟料斗、料槽、掃帚等物資用器配備齊全,一般一個男飼養員最多可以飼養400頭肉豬;如果配上自動喂料及自動清糞等自動化設備,則一個飼養員可以飼養800頭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