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浙江的農村有三大污染:燒秸稈污染空氣,農藥殘留污染土壤和水,豬糞尿污染水。其中,豬糞尿尤其對環境威脅大,位列溪河湖泊水質的主要污染源,浙江如今有3170萬頭豬,平均不到兩個浙江人就有一頭。
省環保廳日前專門發文,題為《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業源污染減排工作的通知》。省環保廳認為,在浙東北、浙中部分地區,養豬的密度已經超出環境承受能力。
既然豬太多了,那就少養一些吧,但是,出欄生豬少了,肉價豈不是會漲得更高,作為基本食品,高起的肉價可能引發嚴重通脹。
省政府今年出臺意見,希望浙江人吃的八成左右的豬肉由自己生產,借此穩定豬肉供應和豬肉價格。一邊是不斷增加的吃肉需求,一邊是要保證80%自給率,3年內,浙江的生豬量還要增加130萬頭。
農戶散養三兩頭生豬,豬舍改造,收集處理豬糞尿不太現實,讓豬糞尿不再直排河流,最好的辦法是集中養豬。在嘉興市海鹽縣,牧業小區已遍地開花,選擇繼續養豬的散戶把豬送到小區集中喂養。在那里,豬生活的環境干燥清潔,喂食用的是自動化流水線,它們的排泄物被隔離,有機肥生產廠家定期上門收豬糞。
全浙江大致有1/4的生豬養在嘉興,嘉興還曾是香港的生豬供應基地,嘉興的豬肉產量超過了本地市民需求的一半,在經濟發達地區的高密度養殖讓環境不堪重負。
省環保廳提出未來3年對付豬糞尿的目標:生豬飼養量控制在3300萬頭以下,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兩大豬糞尿中污染物排放比2010年降低10%以上。
一邊是浙江各縣市都在想辦法讓農民集中養豬,一邊是省里將嚴管上規模的豬場,將在豬場全面推行生態化養殖,只要生豬存欄量超過50頭的養豬場,豬的排泄物要么做無害化處理,要么把它變成資源加以利用,并確保利用率達到97%以上。
農牧結合和生態養殖模式是浙江的養豬首選,意思是在搞牧業的養豬場也搞種植。提倡養殖場(小區)與農田(水田、旱地)、茶(果、桑)園、魚塘、蝦塘建在一起,做到糞尿就近消納,減少污染物排放。在龍游等地,用豬糞發電的實踐也正在探索。
省環保廳要求,杭州嘉興湖州畜禽養殖超過環境承載能力的區域,將控制飼養總量,并加快升級為標準化、規模化和高科技的養殖場;金華衢州紹興地區要想辦法把更多豬趕進大規模養殖場,減少散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