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綜合報道 近日,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盛逖發表一篇名為“飼料支撐削弱 生豬價格仍將下行”文中指出根據“豬周期”豬肉價格波動,未來豬肉價格還將以下行為主,同時指出及早的豬肉收儲計劃并不能挽救當前低迷的豬市,只有散戶退市、生豬供應減小、GDP快速增長才會結束下行的行情,并且提出四大舉措才能讓中國生豬養殖行業健康成長。下面是本文:
從改革開放以來的經驗看,每一輪下跌周期中生豬價格最低會跌至低于成本線10%-15%的價位,也就是說,生豬價格最低可能探至11元/公斤左右。受本期價格決定下期產量的“蛛網效應”影響,加上眾多資本實力雄厚企業的進入,預計未來一到兩年生豬供給量將繼續大幅增加,而消費需求穩中有降,預計此輪下跌周期將持續至“十二五”末。
供需關系趨于寬松
由于供給大幅增加而需求穩中有降,在未來一到兩年內生豬價格將以下行為主。
受2011年豬肉價格大漲刺激,養殖戶補欄積極性空前提高,生豬存欄量增加,現有產能繼續擴大。農業部數據顯示,今年1-5月份生豬平均存欄量同比增長5.3%,仔豬平均存欄同比增長3.2%,能繁母豬存欄連續兩個月同比增幅超過5%。同時,政府為緩解高豬價對養豬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并實施了一系列補貼政策扶持,使得未來兩年生豬供給量仍呈現持續大幅增加態勢,豬價面臨較大下行壓力。
另一方面,1978年以來我國豬肉需求、價格波動與GDP增速密切相關,GDP增速超過10%時,就會帶動豬肉需求和價格大幅上漲,如1985、1988、1994、2004、2007和2011年。其作用機制是:GDP高速增長階段,勞動力、農業用地、資本大量向工業和城市流動,生豬產量增速下降;同時,城鎮居民收入增加較快,出外就餐不斷增加,而農村人口大量進入城市,農產品需求大幅上升,導致豬肉消費數量快速增長,而供給短期內不能相應增加,豬肉供需形勢逆轉,價格隨之大漲。而在GDP平穩增長階段,情況則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