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上半年,阿莫西林原料藥市場在青霉素鉀鹽緊張行情的帶動下持續升溫,國內阿莫西林制劑生產企業在3月份以后紛紛告急缺貨,原料藥供應的缺口估計每月至少在100噸以上。究其原因,乃是國內部分原料藥生產企業受到環保因素的制約而停限產,造成了阿莫西林原料藥的供應不足。
國內產量已突破萬噸
下游需求仍在增加
20世紀60年代阿莫西林在國際上已成為重點品種,70年代進入發展的全盛時期。90年代中期以后,國內阿莫西林步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從2000年至2006年的7年間,國內阿莫西林原料藥產量年均增長率為33.46%,市場始終以加速度前進。
2000年,全世界阿莫西林原料藥產量為8000噸,成為21世紀初半合成青霉素類的主導藥物,國內產量為1962噸,比重約占25%;2006年預計全球阿莫西林原料藥產量接近20000噸,國內產量已經突破萬噸大關,達到11095噸,已經占到全球產量的近60%,出口約2055噸,阿莫西林原料藥國際競爭力已經日益增強。
阿莫西林膠囊近十幾年市場發展速度相當快,產量年均增長率20%以上,已經由2002年的100億粒左右增長至去年的200億粒左右;年人均消費量15粒,已超過了國外前幾年報道的發達國家年人均10粒的消費水平。醫藥工業信息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全國主要化學制劑膠囊總產量854億粒,僅阿莫西林膠囊產量就已達到195億粒,比重達到23%,成為抗生素藥品中“當之無愧的冠軍”。
而如果按照2006年阿莫西林原料藥11095噸的產量,減去出口量2055噸,再剔除部分獸藥需求量,國內用于阿莫西林膠囊制劑分裝的原料藥數量理論上應在7000~8000噸左右,折合成0.25g阿莫西林膠囊至少在240億粒以上,遠遠高于現有統計量。
深受價格戰洗禮
未來產能將集約化
阿莫西林原料藥經過十余年的快速發展,尤其是近3年青霉素價格大戰的洗禮,生產集中度逐漸得到提高。理想的產能噸位往往決定著有利的市場競爭地位,在技術瓶頸被有效突破之前,規模經營還是必不可少的競爭策略。
從2003年開始,國內青霉素工業鹽的第六次價格大戰給抗生素生產企業帶來的深刻教訓便是:沒有較長、較完整的原料藥上下游產業鏈,青霉素工業鹽不可能做強;尤其對于欲做大阿莫西林膠囊的制藥企業,沒有穩定的原料藥供應支持將是發展的最大軟肋。
在行情走高的刺激下,石藥、華藥和聯邦制藥紛紛擴產阿莫西林,三大企業阿莫西林年產能均已超過3000噸,其中,聯邦制藥通過優化內部產能,2006年阿莫西林產量甚至超過了4000噸。聯邦、石藥、華藥三大企業2006年阿莫西林原料藥產量比重達到了80%。
原料藥集中度的提高不僅僅促進了優勢生產企業競爭能力的進一步提高,而且也帶動了整個阿莫西林行業產能利用率的提高,2006年國內阿莫西林原料藥產能已經達到15000噸左右,同比增長25%左右,產量同比增長26%,產能利用率達到73%以上,同比增長13.25%,由此反映出市場資源集約化將是阿莫西林原料藥市場的發展方向。
“出路在出口”成為共識
2007年一季度,阿莫西林原料藥出口655噸,同比增長61.33%,月均出口量218噸,從出口角度分析,阿莫西林原料藥出口數量猛增與國內制劑需求緊張息息相關。再看2006年,國內出口青霉素工業鹽14000余噸,出口6-APA 3000余噸,其中青霉素工業鹽出口量的25%也要轉化成6-APA,由此推算,國外阿莫西林原料藥年產量約在6000~8000噸或者更高,足見阿莫西林原料藥出口市場空間依舊可觀。
國內阿莫西林原料藥市場正處在迅速成長的階段,欲保持穩步發展,“出路在出口”已成為理性共識。
隨著夏季市場抗生素需求相對淡季期的來臨,阿莫西林緊張局面可能會有一定緩解,但只要環保瓶頸不打破,阿莫西林原料藥市場短缺態勢就會繼續延續。尤其在夏季抗生素生產的不穩定期,原料藥供應往往受電力等環境因素影響,難免會發生市場供應異動。
8月份以后,國內阿莫西林生產廠家將會逐步正常滿負荷運轉,國內制劑需求和國外原料需求也會逐漸抬升,若出口繼續保持100噸/月以上的銷售增量,預計到四季度,阿莫西林供求平衡關系還是可以基本維持的。只要青霉素工業鹽價格不出現較大回落,阿莫西林原料藥市場就會保持相對穩定。
對比國內外阿莫西林的市場差距,酶法生產阿莫西林產業化和制劑技術升級多元化仍舊“任重道遠”。阿莫西林市場未來的競爭將是新技術、新工藝、新特點的競爭;沒有落后的產品,只有落后的技術和企業,對制藥企業來說,誰先搶到先機,誰就將擁有明天的市場。
國內產量已突破萬噸
下游需求仍在增加
20世紀60年代阿莫西林在國際上已成為重點品種,70年代進入發展的全盛時期。90年代中期以后,國內阿莫西林步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從2000年至2006年的7年間,國內阿莫西林原料藥產量年均增長率為33.46%,市場始終以加速度前進。
2000年,全世界阿莫西林原料藥產量為8000噸,成為21世紀初半合成青霉素類的主導藥物,國內產量為1962噸,比重約占25%;2006年預計全球阿莫西林原料藥產量接近20000噸,國內產量已經突破萬噸大關,達到11095噸,已經占到全球產量的近60%,出口約2055噸,阿莫西林原料藥國際競爭力已經日益增強。
阿莫西林膠囊近十幾年市場發展速度相當快,產量年均增長率20%以上,已經由2002年的100億粒左右增長至去年的200億粒左右;年人均消費量15粒,已超過了國外前幾年報道的發達國家年人均10粒的消費水平。醫藥工業信息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全國主要化學制劑膠囊總產量854億粒,僅阿莫西林膠囊產量就已達到195億粒,比重達到23%,成為抗生素藥品中“當之無愧的冠軍”。
而如果按照2006年阿莫西林原料藥11095噸的產量,減去出口量2055噸,再剔除部分獸藥需求量,國內用于阿莫西林膠囊制劑分裝的原料藥數量理論上應在7000~8000噸左右,折合成0.25g阿莫西林膠囊至少在240億粒以上,遠遠高于現有統計量。
深受價格戰洗禮
未來產能將集約化
阿莫西林原料藥經過十余年的快速發展,尤其是近3年青霉素價格大戰的洗禮,生產集中度逐漸得到提高。理想的產能噸位往往決定著有利的市場競爭地位,在技術瓶頸被有效突破之前,規模經營還是必不可少的競爭策略。
從2003年開始,國內青霉素工業鹽的第六次價格大戰給抗生素生產企業帶來的深刻教訓便是:沒有較長、較完整的原料藥上下游產業鏈,青霉素工業鹽不可能做強;尤其對于欲做大阿莫西林膠囊的制藥企業,沒有穩定的原料藥供應支持將是發展的最大軟肋。
在行情走高的刺激下,石藥、華藥和聯邦制藥紛紛擴產阿莫西林,三大企業阿莫西林年產能均已超過3000噸,其中,聯邦制藥通過優化內部產能,2006年阿莫西林產量甚至超過了4000噸。聯邦、石藥、華藥三大企業2006年阿莫西林原料藥產量比重達到了80%。
原料藥集中度的提高不僅僅促進了優勢生產企業競爭能力的進一步提高,而且也帶動了整個阿莫西林行業產能利用率的提高,2006年國內阿莫西林原料藥產能已經達到15000噸左右,同比增長25%左右,產量同比增長26%,產能利用率達到73%以上,同比增長13.25%,由此反映出市場資源集約化將是阿莫西林原料藥市場的發展方向。
“出路在出口”成為共識
2007年一季度,阿莫西林原料藥出口655噸,同比增長61.33%,月均出口量218噸,從出口角度分析,阿莫西林原料藥出口數量猛增與國內制劑需求緊張息息相關。再看2006年,國內出口青霉素工業鹽14000余噸,出口6-APA 3000余噸,其中青霉素工業鹽出口量的25%也要轉化成6-APA,由此推算,國外阿莫西林原料藥年產量約在6000~8000噸或者更高,足見阿莫西林原料藥出口市場空間依舊可觀。
國內阿莫西林原料藥市場正處在迅速成長的階段,欲保持穩步發展,“出路在出口”已成為理性共識。
隨著夏季市場抗生素需求相對淡季期的來臨,阿莫西林緊張局面可能會有一定緩解,但只要環保瓶頸不打破,阿莫西林原料藥市場短缺態勢就會繼續延續。尤其在夏季抗生素生產的不穩定期,原料藥供應往往受電力等環境因素影響,難免會發生市場供應異動。
8月份以后,國內阿莫西林生產廠家將會逐步正常滿負荷運轉,國內制劑需求和國外原料需求也會逐漸抬升,若出口繼續保持100噸/月以上的銷售增量,預計到四季度,阿莫西林供求平衡關系還是可以基本維持的。只要青霉素工業鹽價格不出現較大回落,阿莫西林原料藥市場就會保持相對穩定。
對比國內外阿莫西林的市場差距,酶法生產阿莫西林產業化和制劑技術升級多元化仍舊“任重道遠”。阿莫西林市場未來的競爭將是新技術、新工藝、新特點的競爭;沒有落后的產品,只有落后的技術和企業,對制藥企業來說,誰先搶到先機,誰就將擁有明天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