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六大以來,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畜牧業克服波動,實現綜合生產能力持續增強;畜禽養殖方式突破資源環境約束,實現加快轉型升級;飼料工業和現代奶業實現大發展,草原牧區生產和生態協調發展機制實現重大突破。
畜產品供給能力顯著增強。2011年,全國肉、蛋、奶產量分別達7957.8萬噸、2811.4萬噸和3810.7萬噸,比2002年分別增長27.6%、24.1%和172.1%,有效保障了城鄉居民“菜籃子”產品供應。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分別達到59.1公斤、20.9公斤和28.3公斤,比2002年分別增加了10.5公斤、3.2公斤和17.4公斤,為促進國民營養水平和身體素質的提高作出了重大貢獻。畜產品結構不斷優化,肉類和禽蛋比重下降,奶類比重提高,品種不斷豐富,滿足了城鄉居民膳食結構的多樣化需求。
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穩步推進,2011年,全國年出欄500頭以上生豬、存欄500只以上蛋雞和存欄100頭以上奶牛規模化養殖比重分別達到37%、80%和33%,比2002年分別提高27.27和21個百分點。畜牧業生產區域化進程加快,生豬、肉牛、肉羊、奶牛優勢產業帶逐步形成。畜牧業產業化蓬勃發展,產業化組織已達12萬多個。畜牧生產科技水平顯著提升,畜牧科技貢獻率達到55%,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相繼產生,科研成果和適用技術廣泛推廣應用。
飼料工業快速發展。2011年,工業飼料產量達到1.81億噸,是2002年的2.2倍,躍居世界第一。飼料產品質量穩步提升,產品總體合格率達到95.5%,違禁添加物檢出率下降到0.08%。行業競爭能力明顯增強,年產量超過50萬噸的大型飼料企業集團發展到33個,產量占全國工業飼料總產量的43%。飼料添加劑工業取得長足發展,各類飼料添加劑產量達到629萬噸,徹底改變了添加劑產品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飼料機械工業專業化發展迅速,工業產值達到49億元,部分產品遠銷國際市場。
草原保護建設全面推進。修訂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草原承包管理工作不斷規范。截至2011年底,全國累計承包草原面積達36.4億畝,占全國可利用草原面積的73%,牧區草原承包率超過90%。全面建立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實施草原禁牧面積11.7億畝,推行草畜平衡面積26億畝,惠及1053萬牧民家庭。深入實施草原保護建設工程,10年累計投入超過600億元資金,全國累計建設草原圍欄11億畝,累計種草保留面積1.57億畝,補播改良草原3億多畝,初步遏制全國草原生態惡化的勢頭。
畜牧業發展支撐保障體系加快建立。畜牧業扶持政策框架初步形成,推動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畜牧生產方面,實施生豬調出大縣獎勵政策,畜牧良種補貼等政策,開展畜禽良種工程項目建設,保障畜牧產業健康發展。飼料工業方面,實施系列稅收優惠政策,設立專項資金強化飼料和畜產品安全監管,實施秸稈養畜示范等項目,發展農村循環經濟。宏觀調控方面,建立生豬等主要畜禽產品監測預警網絡,以及生豬價格預案調控機制,開創了農產品預案調控機制的先河。法律法規方面,基本建立健全了畜牧業法律法規體系,并出臺了一系列指導性文件,使畜牧行業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法制化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