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養豬這個聽起來好象是有點臟的職業,這兩年成了好多企業的一個時髦的投資項目。近日,中糧集團投資35億元在四川廣元建設養殖基地,其中20億元用于生豬養殖及相配套的產業鏈。如果說作為國內大型農產品貿易企業,中糧的做法還能理解,但是像之前我們報道過的武漢鋼鐵、聯想集團,以及國外的投資大鱷,紛紛涉足這一領域,所以就引發了大家的關注。
在眾多外來資本的"多元化戰略"中,為何獨獨是"鐘情"養豬業呢?對于這些外來者,對于這些生豬散養戶們,應該有哪些需要注意和提醒的問題?
中糧集團加碼生豬養殖的做法,引起業內廣泛關注:2015年以前,中糧集團將投資幾十億元建設種豬養殖基地及相配套的產業鏈項目。2007年開始,中糧在天津、江蘇和湖北合計投資超過200億元建立了三大生豬基地,目前三個基地部分已投產使用,年生豬出欄量約在150萬頭。和其他企業不同的是,作為從事國內大型農產品貿易的中糧集團,布局上游的養殖業無可厚非。業內人士馮永輝說,這是中糧的優勢所在。
馮永輝:其實他們應該是大型的龍頭企業,他們手里有大量的資金,假如投入到了上游的企業,一方面既可以降低自己的風險,還可以拉動整個當地的就業,同時也提供安全的食品。
13億人的食品消費市場巨大,尤其是百姓對于高品質肉菜的需求將長期存在。中國之聲觀察員白中華認為,農業"天花板"還很高。
白中華:我們現在就是說農產品的價格不斷的升高,利潤空間也已經打開了,尤其是現在城市人口的增加,對肉、蛋、奶以及高質品的蔬菜這種剛性需求的持續上升,農業傳統的規模化可能不能夠給這個量和維持,那么就是說要進行產業鏈的一種提升,企業是最佳的一種方式。
從分散經營向規模集中轉變,眼下的中國農業正經歷著轉型的關鍵期,中郵證券農業行業分析師冉伶俐說,從目前養豬行業的現狀來看,中糧的做法是件好事。
冉伶俐:生豬養殖行業目前它的一個行業集中度來說的話還是非常低的,那么整個行業的話是呈現出一種大行業小公司的格局,企業擴大規模的話我們覺得對行業來說件好事,這個過程當中必然是會伴隨著一個散養戶的逐步的退出,這個也有利于豬價未來的平穩走勢吧。
今年兩會期間,大型企業武漢鋼鐵對外透露,將進軍養豬業。雖然是利用后勤集團的閑置資產和富余人員,生產綠色有機食品、養殖生豬,但是"鋼鐵俠"養豬種菜,也是業務上的一個突破。眼下1噸螺紋鋼的價格4700元左右,平均每公斤4.7元,而最便宜的豬肉每公斤已接近26元,一公斤鋼材價格抵不上四兩豬肉。對于武鋼老總算的這筆賬,很多其他和養豬沒任何關聯的企業也有同感。
自從去年生豬價格和豬肉價格的上漲,社會資本都看到生豬養殖有機可圖。中國之聲觀察員白中華說,除了目前生豬養殖有穩定的利潤外,國家財政補貼也是一塊誘人的"蛋糕"。
白中華:它進入這個行當的時候他已經考慮了這個行當的利潤,近幾年豬肉價格的向上漲盡管目前價格不太高,但是他要比前幾年高了一到兩倍,再加上我們現在養豬也有補貼了,有一個統計數字近三年給生豬的補貼就達到了25億,這么大的補貼也非常的吸引人。
值得注意的是,眾多企業涌入一個行業,往往或形成供給過剩的情況,而此前生豬價格的大漲大落的前車之鑒,也要高度關注。湘財證券宏觀策略分析師徐廣福提醒,企業須防范價格波動的風險。
徐廣福:產量降下來之后,價格肯定自然下降了,因為市場對于豬肉也好,對其他農作物也好,它本身的需求基本上總量是相對比較固定,包括前一段時間大家看到的大蒜也好或者說綠豆也好,價格的波動幅度是非常大的。
企業大舉進入生豬養殖市場,對于農民來說,將產生影響。中國之聲觀察員白中華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白中華:我覺得我特別想提醒農民的是什么呢?尤其是面對各種資金進入農業行業的時候,農民我覺得必須堅持土地只能租不能賣,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賣掉自己的耕地,因為耕地是國家給農民的,給的不僅是生活資料,而且是生產資料,我們的農民絕對你不能去做那種無地、無就業、無保障的三無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