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上,2012年豬價雖然不理想,但一般豬農虧損并不嚴重,因為全年大多數時間只是在黃色預警線附近徘徊,尚未進入深度虧損期。對于自繁自養的豬農來說,甚至全年仍能維持薄利。
真正虧損的是育肥養殖戶,因為他們在上一年高價位的背景下,購進的仔豬成本很高,而且今年上半年仔豬價仍維持高位。在高成本仔豬以及飼料和原料大幅漲價而豬價持續下跌的情況下,這種牛熊轉時期的豬價相持階段,育肥戶的虧損是理所當然的。
另一部分出現虧損的豬場多與行情和養殖模式無關,是自身管理上的漏洞造成的。比如,因本年度原料價格(特別是豆粕)波動幅度很大,飼料價格的直線上漲,在采購環節把握節奏不準確;對人力資源利用調節不當,以致人均生產效率低下;對疫病防控能力差,影響生長造成成本上升,高病死率和低出欄率,等等因素,都是虧損的主要原因。
在這種峰谷過渡期,大型豬場因為生產的連續性很難及時調整生產規模,中小型豬場經營者很多對后市存有幻想,不愿調整規模甚至還有部分“抄底”現象出現。
總之,2012年豬市尚未造成整個行業的大面積深度虧損,對經營者的打擊還未到傷筋動骨的程度,因此大多數豬農情緒尚未到絕望的地步,仍然在苦撐苦熬。而且部分育肥養殖戶吸取所謂“教訓”,積極增加母豬存欄,以降低育肥成本。部分母豬飼養專業戶因嘗到了甜頭,也在擴大母豬飼養規模。因而今年特別是上半年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即豬價下滑而后備母豬暢銷。
從各個種豬場銷售情況來看,今年種豬銷售情況比2011年豬價大幅上漲時還火,價格也水漲船高。由此又刺激了原種豬場的積極性,綜合各種信息,今年進口原種種豬比任何一年都多,是歷年引進原種豬的最高潮。
還有一部分養豬經營者雖然對后市不甚樂觀,但他們采取的措施不是退避,而是另僻蹊徑大搞“特色養豬”。如“土豬”飼養、自然環境飼養、“野豬”飼養,甚至如湖南瀏陽的“跳水豬”飼養都受到媒體的大肆熱捧。我們暫不論這些所謂“特色養豬”是真是假,是否概念抄作,總之生產的終歸還是豬肉。
2012年地區性價格差異有所縮小,特別是南北價格差距的縮小最為典型。但仍然延續近兩年來傳統生產區與傳統消費區價格倒掛的趨勢,傳統的豬肉調出大省四川、湖南的豬價,很多月份都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全國月均價最高的地區是貴州偏東南的一些縣市。這些現象固然有地區生產力水平的因素,也有生產者對市場把握和認識差距的因素。但無論如何,對于今后市場的再平衡都將產生一定的影響,如近期貴州周邊的仔豬已經出現了流向貴州部分地區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