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上午,在河南農業大學舉辦的科技成果轉化協議簽字儀式上,由該校王澤霖教授研究成功的“用雞胚源細胞系繁殖法氏囊病毒制備滅活疫苗和聯苗的方法”、“傳染性法氏囊病毒及用雞胚源細胞系和生物反應器繁殖法氏囊病毒制備滅活疫苗和聯苗的方法”兩項專利和“雞新城疫、傳染性法氏囊(HQ株)二聯滅活疫苗”等科技成果,被五家生物公司以1560萬的價格搶購。
在家禽養殖業,雞傳染性法氏囊病是雛雞的一種急性、接觸性傳染病,常呈地方流行,每年因此病給養禽業帶來毀滅性打擊。由于技術瓶頸始終沒有突破,目前我國種雞場使用的防治疫苗95%以上依賴進口。
王澤霖教授團隊長期專注禽類免疫技術研發工作,對法氏囊種毒、培養細胞及生產工藝等進行了大量研究,綜合應用“改‘原代細胞’培養為‘傳代細胞’培養’’”和“改‘轉瓶’培養為‘生物反應器’培養”兩項技術,病毒毒價比現有技術提高100倍,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過程的可控性和疫苗品質,克服了活苗免疫導致的免疫失敗和免疫抑制。
這套技術研究的成功,開創了用法氏囊滅活疫苗免疫出殼雛雞的世界先例,不僅打破了國外公司對該技術的壟斷,并且全面超越了他們的技術水平,高于國內外同類疫苗及國家標準4-8倍,技術水平世界領先。
我國108億只雞中有86億只肉雞,廣泛推廣這一綜合技術,可減少雞群應激,降低環境中法氏囊疫苗毒和野毒的污染,減少免疫抑制、提高雞群免疫性能,因此有望逐步控制和消滅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產生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據了解,近三年來,該校成功轉化科技成果200多項。該校副校長張全國表示,學校今后將進一步加大產學研結合力度,加速科技創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堅持面向農業生產第一線,著力解決農業生產中的重大問題,使學校成為我省乃至全國農業科技創新的依托基地、農業高新技術的孵化基地和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