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白羽雞的生長用藥過程:注:該程序為大型標準養殖場采用。1日:注射葡萄糖和生命源7日:新城疫,流感防疫;9~12日:注射預防大腸桿菌、呼吸道、球蟲藥物;16~19日:注射預防病毒、大腸桿菌藥物;28~30日:注射預防腸炎、腸毒藥物;42~45日:出籠(約5斤)
家住濟南市二環南路附近的侯雯自稱是“食雞動物”,但她打算最近不吃或者少吃雞肉。“平時挺愛吃雞肉,尤其是雞翅,但是最近幾天關于速生雞接二連三的報道,讓我有點"談雞色變"。”她說。
前段時間,山東部分地區飼養的白羽肉雞存在違規用藥問題,引起社會各界關注,消費者因為擔心食用“速生雞”會對健康有害,給雞肉消費市場帶來不小影響。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速生雞”本身無可厚非,一些鋌而走險違規用藥的“藥殘雞”才是危害健康的罪魁禍首。
長得快取決于品種
寒冷的冬日里,記者造訪了山東德州、聊城、濰坊多個標準化現代養雞場。由于涉及感染等問題,普通人很難接近養殖區域,甚至部分監管部門想接近也并不容易,記者也只是在多個養殖場的辦公室稍作停留,進行采訪。
德州市德城區鑫坤畜禽養殖場是德城區規模較大的肉雞養殖合作社,2010年10月份建場,投資300萬左右。合作社負責人、養殖了16年肉雞的付金軍告訴記者,該合作社飼養的肉雞品種是羅斯308,而羅斯308是白洛克肉雞品種選育出來的。該雞全身羽毛均為白色,體型呈豐滿的元寶形,生長期大約42~45天。
家禽養殖專家表示,白羽雞之所以長得快,主要取決于品種、飼料和養殖環境。白羽雞屬白洛克雞,在美歐等國長期占據肉雞飼養和消費主導市場,我國也是從國外引進的這一品種。這種雞一般在42天至45天即可長到5斤,生長速度1天1兩。由于我國對雞肉的消費需求量巨大,具有速生特點的白羽雞成為雞肉供應“主力軍”。
來自山東省畜牧獸醫局的數據顯示,山東肉雞標準化規模養殖比重達到95%,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山東省農科院家禽研究所研究員魏祥法說,統一雞苗、統一飼料、統一用藥、統一防疫、統一宰殺,是標準化養雞場必須做到的“五統一”,社會散養戶達不到這些標準,設備、技術和管理水平較低,只能依賴違規用藥保障雞群“健康”。
30天必須停藥
“養肉雞最擔心的就是傷亡率高,十來天的時候最容易出毛病,是新城疫、流感多發期。所以采取一些預防措施,使用抗生素等藥物在所難免。”付金軍說。
付金軍給記者描述了一只肉雞的生長過程和養殖場用藥防疫程序。雛雞來了之后第一天是要補充體力,預防應激,這個時期要注射葡萄糖和生命源。7天、14天和21天的時候為了預防新城疫、流感防疫以及病毒、大腸桿菌等都必須注射相關抗生素或者其他藥物。“因為企業要求標準高,我們大概在肉雞生長到30天的時候就必須停藥了,剩下的十幾天,藥殘留物會逐步減少到很低含量或者消失。”付金軍說。
德州市德城區畜牧獸醫局副局長史建武說,白羽肉雞在養殖過程當中是可以使用抗生素等藥物的,但應該有停藥期,不規范的“小作坊”怕肉雞傷亡高,會不按時間停藥,因為散戶“多”、“散”,而畜牧獸醫部門力量有限,很難全部監管到位。
魏祥法告訴記者,媒體報道部分養雞場違規用藥后,相關視頻他反復看了多遍,發現這些養雞場基本上是社會散養戶,鮮有大型肉禽企業的標準化養殖場。“一個標準化現代養雞場動輒上百萬元,散養戶投入不了。”他說。
“藥殘雞”危害大
家禽養殖專家指出,“速生雞”其實就是白羽雞,“速生”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違規用藥導致出的“藥殘雞”。家禽養殖和營養學專家認為,如果經過檢測發現雞肉中確有抗生素等藥物殘留,長期食用可能對人體產生多種危害。
山東省千佛山醫院營養科主任杜慧真說,相關媒體報道中提到的氯霉素是養殖業中堅決不能用的違禁藥物,對骨骼有再生障礙;金剛烷胺、利巴韋林屬抗病毒藥,不能獸用,其中利巴韋林有致白細胞減少、貧血等副作用,金剛烷胺對腎功能障礙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也有副作用;地塞米松則是禁用的激素類藥物,主要用來刺激食欲,易引發肥胖癥。
杜慧真提醒說,從短期來看,食用“藥殘雞”不會造成太大危害,但長期吃會導致人體過度肥胖、心血管疾病高發。此外,長期給肉雞喂食抗生素,容易產生超級耐藥菌,超級耐藥菌一旦通過食物鏈傳播給人,現有的抗生素藥類可能會對人體“失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生產的抗生素約21萬噸,其中大約9萬噸用于養殖業。不少專家表示,含有上述違禁藥品或未按規定提前停藥的肉雞,究竟有多少藥殘以及會造成多大危害,還有待追蹤研究分析。
監管更令人擔憂
相對于白羽雞的“速成”,監管的“速成”更令人擔憂。根據農業部《肉雞飼養管理準則》,養雞場要建立生產記錄檔案,詳細記錄每天的用藥情況、雞群健康狀況、出售日期和購買單位等。但此次曝光的肉雞加工企業中沒有進行宰前檢驗就宰殺了,相關企業檢驗人員甚至直接為養殖戶填寫飼料日志、用藥記錄。
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王姓負責人告訴記者,他曾在青島某大型活雞處理銷售公司藥檢崗位工作過,據他所知標準養殖場沒有違規用藥問題。但一些小散戶也為該公司供應活雞,由于目前養雞業魚龍混雜,養殖水平參差不齊,不排除個別雞場藥物使用違規。
業內人士透露,部分企業將養殖訂單外包,收購農戶、小養雞場散養的雞供貨給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是導致肉雞質量參差不齊的重要原因。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國家應當在養雞場經濟條件、飼養人員專業知識等方面有強制性標準。專家認為,相對于龐大的養殖場數量,基層監管體制不健全、檢疫檢測人員缺乏、承擔任務繁重也導致“全方位監管”難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