郟縣冢頭鎮農民蘇亞民巧妙利用廢湖、荒地,不占用耕地,辦起了全省首家地下養殖場,用來養雞,而地上仍用來種植農作物。3月21日,記者來到位于郟縣冢頭鎮李子曰莊村的宏祥地下生態養殖場一探究竟。
李子曰莊村邊有個“百畝湖”,如今已干涸,成為一片廢湖,養殖場就在“百畝湖”的北邊。來到養殖場,除了地面上幾間辦公室和成品倉庫外,看不到成排的雞舍,更聽不到雞叫聲。在辦公室西側的地里,種著一行行綠油油的洋蔥。“洋蔥地的下面就是養殖場。”養殖場負責人蘇亞民說。
換上白色工作服,經過消毒間,走下三四米高的水泥臺階,記者隨同蘇亞民來到了地下養殖場。還未掀開雞舍的棉被簾子,一陣陣咕咕的雞叫聲便傳入耳中。這里有并排四棟雞
舍,每棟雞舍長60多米,寬3米,高3米,每棟雞舍內沿墻壁兩側分布著兩組三層的雞籠。
“這條全自動的生產設備可實現喂料、供水、清糞、給光、控溫、換氣、消毒等全部功能。地下養殖場除了節約耕地,還有許多好處,一是冬暖夏涼,可以提高產蛋率。夏天的時候,室外溫度三十七八攝氏度,地下雞舍內僅有二十七八攝氏度,比外面低了十攝氏度左右。二是地下雞舍與外界隔絕,可以有效減少疾病的發生。地上養雞最怕冬季,疫病傳染時很嚴重,地下養雞就沒有這方面的擔憂。”蘇亞民說。
今年34歲的蘇亞民是郟縣堂街鎮豆堂村人,2003年畢業于鄭州牧業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后蘇亞民在省家禽育種中心干了兩年的養雞技術員和五年的技術廠長,但每到夏天他就發愁:雞舍內溫度高,不利于雞的生
長和產蛋。無意間,他從中央電視臺“致富經”欄目看到河北衡水有家地下養殖場,馬上帶著朋友前往考察,但人家擔心技術泄露,只讓看個大概。回來后,蘇亞民便與朋友一起設計,尋找控溫、控濕、通風的辦法。在這些問題都解決之后,在李子曰莊村黨支部書記李國敏的支持下,蘇亞民籌資200多萬元,于2011年6月動工興建了這座地下養殖場。
2012年4月,蘇亞民從省家禽育種中心引進了首批5000只B380高產蛋雞雞苗。這種雞抗病力強,產蛋高峰期長。令蘇亞民高興的是,成雞產蛋后雞蛋供不應求,鄭州的一些大型超市主動上門來拉。“目前地下養殖場蛋雞存欄1萬只,下一步我打算擴大到6萬只的規模,還要再建20棟雞舍和地下孵化舍,帶動周邊更多的村民發展地下養殖,讓他們走上致富路。”蘇亞民信心滿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