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肉雞產業大致經歷了3個發展階段。截止目前,肉雞產業已經成為畜牧業產業化經營中,產業化發展水平最快和最典型的行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肉雞產業已經從簡單的養殖戶發展到現在集種雞繁育、飼料生產、肉雞飼養、屠宰加工、冷凍冷藏、物流配送和批發零售等環節為一體的一條龍生產經營,并已經基本上形成了由肉雞養殖、屠宰分割、雞肉制品深加工、冷凍、冷藏、物流配送、批發零售等環節構成的肉雞產業體系,并涌現出一批經營規模較大的肉雞加工企業,如圣農發展、廣東溫氏、正大集團、諸城外貿集團、吉林德大集團、北京華都集團和青島九聯集團等。2004年中國頭類50強企業中,雞肉企業占了33%。2005-2006年的中國名牌產品中,肉類制品24個,其中禽肉產品12個,占肉類產品的50%。2006年公布的17家出口食品農產品免檢企業中,肉雞類企業10家,占58.82%。國內肉雞產業已經發展成為農業中集團化和產業化程度較高的產業之一。vMc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第一階段(1961-1978年):緩慢增長階段,肉雞養殖屬于自給自足的家庭副業,在農業中處于補充地位。改革開放前,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我國肉雞產業發展緩慢。在此階段里,國內肉雞存欄量從1961年的5.41億只增加至1978年的8.2億只,年均增長率僅有2.48%。vMc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第二階段(1979-1996年):快速增長階段,合同養殖模式興起。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出現和獨立自主市場主體的形成,中國肉雞產業在改革發展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特別是1984年以后,一批外國涉農企業開始進入中國市場,并同時帶來了國外的合同養殖模式和先進的養殖技術。例如泰國正大集團在上世紀80 年代初率先進入中國,在深圳建立了第一家合資飼料廠。圍繞畜、禽、水產飼料的生產和銷售,正大集團還在中國建立了配套種雞場、種豬場以及多級技術服務體系,并采取由中方聯營公司與農戶簽約,向農戶提供雞苗、飼料、防疫藥品和飼養技術,按預定價格回收成雞等方式,推動各地養雞業的發展和帶動飼料銷售。這種經營方式很快為國內其他一些企業所模仿,出現了廣東溫氏集團等一批大型飼料養殖企業。其中溫氏集團就是仿效正大集團,采取與農戶簽約,以提供技術支持和回收產品的方式來擴大經營規模。vMc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第三階段(1997年以來):標準化規模發展階段,初步形成產業化體系。1997年以來,我國肉雞養殖業進入標準化和規模發展階段。自上世紀末以來,受畜產品結構性過剩、飼料資源和勞動力短缺、能源價格上漲、畜禽疫病、畜禽產品質量安全和環境問題等多種因素的制約,我國畜牧業發展面臨著市場和資源的雙重制約和環境保護壓力,促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算進行提升質量、增加效益誒目的的結構優化調整,由數量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養殖方式由散養向專業化、規模化轉變。產業整合速度加快,初步形成了以養雞龍頭企業帶動農戶養雞(公司+農戶)的產業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