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郭村鎮東進村的村頭,有一個貌不驚人的養鴿場,里面住著2萬多只鴿子。日前,筆者來到鴿場時,主人曹中余剛做完他每天的第一項工作收鴿蛋,一年下來,他能收獲數十萬枚。
種鴿改制:“一夫一妻”改為“一公二母”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郭村鎮東進村的村頭,有一個貌不驚人的養鴿場,里面住著2萬多只鴿子。日前,筆者來到鴿場時,主人曹中余剛做完他每天的第一項工作--收鴿蛋,一年下來,他能收獲數十萬枚。
每只鴿子下蛋都有記錄
每天上午7點到鴿場上班,一直忙到太陽下山鴿子休息了,曹中余才能有點空閑。“鴿子通常在凌晨3點半左右產蛋,所以每天上午的第一件事就是收鴿蛋。把一筐筐的鴿蛋放到倉庫時,也是每天最開心的時刻。”
不過曹中余收鴿蛋并不是簡單地將鴿蛋從鴿籠里取出來裝到筐中完事,而是在收鴿蛋的同時,他還要記下每只鴿子產蛋的日期。“一只鴿子一個月可產6枚蛋,但也有可能只產三四枚,或是一個月一枚蛋也不產。給每只鴿子建檔案就是要了解鴿子的生長情況。”
目前,曹中余的鴿場每天產蛋在700枚~1000枚,一年下來,鴿蛋產量達幾十萬枚。“我這里的鴿蛋主要銷往浙江、上海和蘇南等地,基本上供不應求。我還要從成都、山東、武漢、洛陽等地拿蛋,成了這些地區的鴿場在南京、上海等市場的重要中間轉批商,我還在南京設了辦事處。”
曹中余正介紹著,接到一位上海客戶的電話,對方準備過來取貨,提前了解曹中余的鴿場目前有多少庫存,需要什么樣的貨車裝運。“現在庫存差不多有1萬枚蛋,明天客戶就全部提走。”
從打工者改行養鴿子從2000年創辦之初的700對鴿
子起家,經過13年的努力,曹中余如今的鴿場已經發展到12排鴿舍、1萬多對鴿子的龐大陣容。
10多年前,曹中余在南京從事中央空調的安裝,積累了一定資金后,他決定回到農村開創一番事業。經向江蘇省農科院咨詢和到廣州等地考察,2000年,曹中余把打工多年的積蓄58萬元拿出來投資辦起了養鴿場。
剛開始沒有技術和經驗,鴿場第一年就虧了18萬元,接下來的幾年一直在虧本。曹中余幾度后悔當初的選擇。然而,面對巨大的損失,曹中余還是堅持了下來,一邊總結經驗教訓,一邊學習肉鴿飼養技術和防疫要領。“我現在從鴿子的精神狀態、糞便顏色就可以判斷出鴿子有沒有生病。”
隨著鴿場養殖逐漸好起來,曹中余開始萌生了品牌意識,2004年7月,他的鴿場先后獲得江蘇省無公害畜禽產地、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證書。打出無公害品牌后,曹中余的肉鴿賣到了南京、上海等大城市,一位在上海開酒店的臺灣客商認準了曹中余的“無公害”,與曹中余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
2010年前后,隨著綠色鴿蛋受到城里人的青睞,鴿蛋呈供不應求的趨勢。“賣肉鴿太繁鎖,鴿子在送到飯店之前先要宰殺、洗干凈,然后再冷凍。而且飯店都是半年結一次賬,看到鴿蛋很有市場,我就從肉鴿的銷售轉向鴿蛋銷售。”曹中余介紹說。
一人致富帶動眾人創業
鴿子的壽命在5年左右,曹中余的鴿場每年要淘汰4000只老鴿,然后再補充5000只幼鴿,“因為需要鴿子下蛋,我要保證幼鴿以母鴿為主,少部分公鴿作為種鴿。”
養殖過程中,創新也給曹中余帶來蒸蒸日上的效益。“現在,我將正常飼養的白羽王種鴿‘一夫一妻制’改為‘一公二母’。”曹中余告訴筆者,這是他的新方法,目的是讓鴿子多產蛋。“這種配對省去一只公鴿的飼料等開支,多了一只母鴿下蛋,同時在鴿窩里放一只塑料小筐,內裝一只假鴿蛋,這樣讓母鴿跳進筐內下蛋,避免了鴿蛋被踩破的危險。”同時,曹中余還想出了一個大膽的技術革新:設計一個恒溫保質裝置,將淡季的鴿蛋儲存起來,待旺季時銷售。在他的幫助下,目前已有11戶村民辦起了養鴿場,曹中余常年為他們提供飼料,聘請病毒專家上門指導,幫助銷售種鴿、鴿蛋,讓大家共同致富。傅江兵郁興尹曉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