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疫情讓食客談"雞"色變,并將家禽飼養業急速帶入"寒冬"。而眾多中小型家禽飼料企業,因抗壓能力弱,或許已被行業中大塊頭的"掠食者"盯上。
目前,在成都當地的"鴨腦殼"餐館生意依舊火爆的同時,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食客已感受到禽流感疫情帶來的恐慌,受此影響,許多飯店都已停止供應雞、鴨肉。"最近成都天氣很好,但大家的心情并不好。"在日前于當地舉辦的一場論壇上,以飼料生產起家的農牧上市公司--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以此作為演講的開場白,而臺下,坐著來自各地的飼料企業老板和高管。"禽流感出來以后,現在的雞苗幾毛錢甚至幾分錢一只,隨便抓。"劉永好說道。而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雞苗的成本每只兩元以上。
據中國畜牧業協會測算,截至4月15日,國內肉雞雞苗直接損失超過37億元,活雞及雞肉產品銷售損失超過130億元。對于這兩項數據,國內另一家大型民營飼料企業的王先生并不認可,"不止,應該有200億"。2009年,國內也曾爆發禽流感疫情,然而,3個月后,其影響迅速減弱,畜禽行業并未遭遇致命打擊。讓劉永好擔憂的是,今年的禽流感疫情和2009年并不相同。"當年是飼養行業內的大爆發,而今年是行業外的不同地區點狀爆發,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今年禽流感疫情的影響會更深刻,會加速種禽、飼料、飼養行業洗牌。"劉永好將話題引向深入。他認為,在禽流感影響時間延長的情況下,只有規模大、風險抵御能力強的飼料企業才更有希望存活下來。他以雞苗飼養企業舉例說,"之所以現在雞苗價格低,企業還熬得住,是因為這些企業都有錢,還可以維持經營,而小企業是做不到的"。"過去飼料行業主要是小公司之間的競爭,現在是大公司之間的競爭,以后將是上市公司之間的競爭。"劉永好稱,實力更強的大企業,能夠拉長市場競爭的周期,而這顯然對小企業不利。"小企業要是只埋著頭自己做,最后再累也避免不了倒閉或被兼并的命運。
新格局下該怎么應對,誰考慮,誰就主動。"劉永好的觀點并未獲得業界一致認可,比如在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希榮看來,國內飼料行業真正的競爭在3到5年后才會出現,并且行業企業仍會呈現多元化格局。但就劉永好的"快速整合論"本身來看,是否意味著大型飼料企業將擇機開展兼并?這一論斷會不會一語成讖呢?恐怕假以時日便能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