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陳化蘭科研團隊最新研究顯示,在我國導致人感染的新型H7N9流感病毒與同一時期存在于活禽市場上的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在國際上首次從病原學角度揭示了新型H7N9流感病毒的來源,為進一步科學防控H7N9禽流感提供了重要依據。
研究表明,新型H7N9流感病毒是不同來源病毒的重組病毒,它的8個基因片段中,6個基因來源于H9N2禽流感病毒,而血凝素(HA)和神經氨酸酶(NA)基因的來源尚不明確。研究發現,新型H7N9病毒的受體結合位點獲得了部分人流感病毒特征的突變,病毒在感染人后獲得了關鍵氨基酸位點的適應性突變,這些可能與該病毒對人的感染和致死能力有關。
3月31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公布首例新型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病例之后,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所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主任陳化蘭研究員、李呈軍研究員帶領團隊連夜分赴各地區開展主動監測,徹夜進行實驗室診斷、病毒分離與基因序列比對,并向全國獸醫疾病控制部門及時提供了H7N9禽流感病毒診斷試劑盒以及標準診斷抗原和血清。他們先后在上海、安徽的活禽市場和養殖場采集病原學樣品970份,在分離自活禽市場采集的樣品中檢測出20份H7N9禽流感病毒陽性,而所有養殖場樣品的檢測結果均為陰性。通過基因序列分析,表明H7N9禽流感病毒的各個基因片段與H7N9人體分離株高度同源,證明了導致人感染和致死的H7N9流感病毒可能來源于同一時期家禽中的H7N9禽流感病毒。目前,該實驗室正在積極評估已儲備的H7亞型禽流感病毒疫苗對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免疫保護效果,同時啟動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的研制工作。
陳化蘭表示,下一步將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加強H7N9禽流感病毒在家禽中的檢測,查明病毒的傳播途徑,深入開展H7N9病毒在動物模型中的致病性、傳播能力及致病機理研究,確保科學高效地開展防控工作。
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科學通報》2013年最新一期英文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