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遂昌縣與淘寶網生態農業合作推出的“農家豬、放心聚”土豬肉聚劃算團購活動正式開團,接受“吃貨”們的預訂。盡管價格不菲,但開團僅10分鐘,便售出土豬肉500公斤。土豬肉如此熱賣,除了政府部門搭建平臺、做好服務,還和農戶誠信經營、追求濃濃的原生態“土”味分不開。土豬肉貴在“土”字。如何才能保證土豬肉的濃濃“土”味?遂昌巧妙地將“原生態”嫁接到農產品培育上,大膽地將“原生態”作為一個縣域品牌來打造,還原農產品純正的“土”味。在妙高街道仙巖村,幾乎每戶土豬養殖戶家中都有一個“賬本”,里面詳細記錄著豬仔出生、進欄、出欄時間,甚至連土豬所吃的食物都一目了然。每頭豬都戴有耳標,隨時可以追溯土豬生長過程。“平時豬主要吃野生的豬草,也會喂一些自家種的番薯、玉米、土豆等農作物,全部在鍋里燒熟后再喂,從不使用配合飼料和添加劑。” 仙巖村土豬養殖戶駱根球說。不僅是仙巖村,還有云峰街道同心村、蔡源鄉永興村……全縣范圍內,這種爺爺奶奶輩的傳統養豬法隨處可見。頭戴耳標,喝天然山泉水,吃野生豬草和農家五谷雜糧,養足十個月以上出欄,成了遂昌原生態土豬不成文的民間“國標”。“我們的所有原生態農產品質量都可追溯,這就在源頭上保證了農產品品質。”縣農業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養殖技術不是問題,關鍵要在防疫環節發力。在養殖過程中統一要求農戶建立產銷檔案,實行質量安全追溯和承諾制度,每頭豬“按標生產、按標上市、按標流通”。同時把養殖標準寫進村規民約,用道德的柔性約束規范農戶種養行為。守“土”有道,守“土”有效,正是這種自覺守“土”觀念,遂昌土豬肉聲名遠揚,養殖戶的“錢袋子”悄然鼓起。據統計,僅養殖、銷售七山頭土豬這一項,妙高街道5個低收入農戶集中村200多戶農民每年增收40多萬元。“網上土豬肉賣得這么好,以后豬養起來不愁銷路了,接下去我準備多買幾頭小豬仔飼養。”駱根球說。“希望有更多的消費者吃上原生態土豬肉,同時也希望借這次活動打響遂昌土豬的品牌。”親自吆喝叫賣的副縣長葉照輝說,以后還會嘗試網上預訂,就是在小豬崽階段,消費者就可提前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