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截至2013年5月7日,中國內地共報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129例。今年2月,上海出現了全球第一例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4月起,H7N9病毒開始被媒體瘋狂報道。4月6日起,上海市政府決定在全市范圍內暫停活禽交易,關閉所有活禽交易市場。
目前在絕大多數省市,不管是否有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出現,幾乎都采取了"暫時關停活禽交易市場"的做法,理由是,在很多活禽交易市場,檢測出了H7N9禽流感陽性樣品。這樣看來,關閉活禽交易市場的做法也確實明智而及時。不過,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在所有的養殖場中,并沒有發現有陽性檢測樣品的報告――也就是說,目前在所有的養殖場中,都沒有發現雞帶有H7N9禽流感病毒。(CNR)
如此大規模關閉活禽交易市場,在我國尚屬首次,此前禽流感疫情發生時還沒有到如此風聲鶴唳的境況。活禽市場的關閉,使家禽養殖業對H7N9流感所造成的影響更加擔憂。
據新牧網消息,在2004年禽流感大爆發后,上海便停止過活禽交易,北京更是永久停止了活禽交易;2009年時也曾流傳出大中城市將關閉活禽交易市場;此前深圳出臺規定,所有農貿市場必須專設家禽集中屠宰點,市民不得自行宰殺活禽。在每次流感疫情發生時,都有專家發聲表示活禽交易是引發流感流行的主要原因。專家認為,從流行病學角度上看,禁止活禽交易是有利于疾病預防的。在歐美國家,活禽交易現象早已不存在。似乎,取消活禽交易乃是大勢所趨。
我們暫不去討論關閉取消活禽交易本身的好與壞,站在行業的角度去看這個問題,取消活禽交易對家禽業又會造成什么影響呢?
國家自1994年全面推行生豬定點屠宰已近20年,在實行定點屠宰之處,許多生豬經營者擔心經營會受挫,有些養豬戶原來擔心出現賣豬難和豬價不好,在實踐中都消除了顧慮。
我國消費者普遍青睞"新鮮活肉",潛意識認為冰鮮肉是"不新鮮"的。其實現在的冷鏈系統已經具有良好基礎,從禽類屠宰到運輸再到銷售,整個環節都能保證新鮮可靠。
冰鮮肉的口感和營養并不差于新鮮屠宰的雞肉。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營養學教授蔡美琴介紹,活禽和凍禽并無明顯區別,低溫冰鮮保存反而能抑制細菌生長,延緩肉質的腐敗和變質。蔡美琴認為 "在英美等發達國家,都看不到活禽宰殺,推行的是在工業化流水線集體宰殺后,通過冷鏈運輸至超市、市場等,所以,停止活禽交易是優勝劣汰的自然過程。"
記者在與行業人士交流時,有人表示,雖然消費習慣難以一下改變,但著眼于未來,必須積極推進家禽定點屠宰和禽產品集中配送制度,加快推進品牌冷鮮禽產品和熟肉制品取代活禽交易的進程,打造養雞養鴨升級版。
溫氏在行業中是較早探索全產業鏈養殖模式的企業,南潯溫氏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禽類食品加工廠,建成后有專門的檢驗檢疫區、自動化屠宰線、急凍庫、冰鮮庫等全套的食品加工流水線,一年可宰殺2000多萬羽雞。
進入公司屠宰線的雞都要經過藥殘檢驗和疫病檢疫,宰殺后立即被投入零下40℃的急凍庫,雞肉的營養和水分被完全保留下來,然后再轉入零下18℃的保鮮庫保存。相關負責人介紹,"冰鮮雞是居民未來的消費方向,現在的屠宰和保鮮技術,可以確保冰鮮雞在一年以內保持現殺活雞的口感和營養。 "
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副秘書長仇寶琴認為,禽流感帶給養殖戶的沖擊,不僅僅是因為關閉活禽市場,問題的要害是加快規模化、標準化建設的速度。只有規模化、標準化,才能夠提高養殖業自身防御風險的能力。"市場價的變動都是經過一輪一輪市場的重組,重新洗牌把那些小的不規范的淘汰掉,實際上這是整合這個行業的一個契機,但是這個看看國家是怎樣定位的。有很多企業都是一條龍了,抗風險的能力比較大,像小養殖戶我們現在都是規范提倡標準化規模化的飼養,首先要有一定搞得規模其實要有一定的標準去做這個養殖,才會得到一個安全的食品,不管是雞蛋也好雞肉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