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H7N9、禽流感等字眼讓一些人“談鳥色變”,原本在廣東很受歡迎的各類禽鳥,現在卻遭遇了少人問津的尷尬,不少雞農、鴨農都紛紛賤賣養殖的家禽,可謂損失不少。
其實,禽流感古已有之,只是病毒品種不同,危害性不同而已。廣東人一直都有養雞的習慣,而禽流感往往在雞的身上體現最明顯,因此自古以來,廣東人都稱得了病的雞為“發瘟雞”。“發瘟”的意思就是“得了瘟疫”,也就是通常說的禽流感之類的病毒。但是,粵語中卻喜歡用“發瘟雞”來作為罵人的語句,意思是“瘟神”,是個極度貶義的詞。
有時候,一個刺耳的俗語,往往在關鍵時刻竟然成為個別市民有用的“證據”。最近很多佛山人都在頭疼要不要吃雞鵝鴨等禽鳥,然而有些上年紀的佛山人就會說:“發瘟雞而已,過去的人沒東西吃,經常吃的,百無禁忌。”不過,奉勸有這類想法的老人家可真要注意了禽鳥能不能吃,不能靠經驗想當然,還是聽從疾控部門的權威發布為上呢。
說完“發瘟雞”,還想和大家分享一個很容易混淆的與雞有關的俗語,就是“發雞盲”。這個詞也是批評人的貶義詞,因為雞到了傍晚時就開始視力下降的了,看不清東西,受到驚嚇就會亂撞,所以廣東人借此來形容一些人對事情“熟視無睹”。
其實,禽流感古已有之,只是病毒品種不同,危害性不同而已。廣東人一直都有養雞的習慣,而禽流感往往在雞的身上體現最明顯,因此自古以來,廣東人都稱得了病的雞為“發瘟雞”。“發瘟”的意思就是“得了瘟疫”,也就是通常說的禽流感之類的病毒。但是,粵語中卻喜歡用“發瘟雞”來作為罵人的語句,意思是“瘟神”,是個極度貶義的詞。
有時候,一個刺耳的俗語,往往在關鍵時刻竟然成為個別市民有用的“證據”。最近很多佛山人都在頭疼要不要吃雞鵝鴨等禽鳥,然而有些上年紀的佛山人就會說:“發瘟雞而已,過去的人沒東西吃,經常吃的,百無禁忌。”不過,奉勸有這類想法的老人家可真要注意了禽鳥能不能吃,不能靠經驗想當然,還是聽從疾控部門的權威發布為上呢。
說完“發瘟雞”,還想和大家分享一個很容易混淆的與雞有關的俗語,就是“發雞盲”。這個詞也是批評人的貶義詞,因為雞到了傍晚時就開始視力下降的了,看不清東西,受到驚嚇就會亂撞,所以廣東人借此來形容一些人對事情“熟視無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