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CPI同比2.4%,較3月小幅回升0.3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2%,與歷年同期相比漲幅略高。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宇雯認為 CPI同比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蔬菜、糧食價格漲幅抵補了豬肉價格的持續下降。”
交行最新的研究報告認為,受替代肉類消費影響,鮮菜價格環比大幅上漲11.2%,同比上漲5.9%,對CPI的拉動作用從上個月的-0.49漲至本月的0.2個百分點;而糧食和租金價格同比均在高位。
在今年已過去的四個月中,豬肉零售價格持續下行,使得豬肉價格同比仍然處于跌勢,底部回升趨勢有所反復,對CPI的下拉作用較為明顯,同時也延緩了CPI同比新周期初始階段的上行程度。對未來豬肉價格走勢的判斷仍然是預測全年CPI趨勢的關鍵。
“下一輪豬周期重啟時點延后,上半年豬肉價格難以上行。” 王宇雯分析,二季度豬肉價格將仍在低位徘徊,使得估算的豬肉價格同比的新漲價因素較低,疊加有限的翹尾因素后,對CPI同比的拉動作用仍然較弱。直到三季度,豬肉價格才可能有所回升,進而也將正向拉動CPI同比上升,但拉動幅度仍需觀察市場供給變化。
近年來豬肉價格波動周期約為4年,周期底部往往是在4、5月份。此外,突發事件如疫情、國家收儲以及飼料價格波動、市場流動性等因素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生豬價格周期長度與波動幅度。
王宇雯預測,“考慮到目前國內經濟增速回升仍顯偏弱、‘豬周期’延后以及公務消費限令、禽流感疫情等非預期因素對食品價格的下拉作用,二季度CPI同比漲幅有限。因此我們也將全年CPI同比漲幅的預測由此前的3-3.5%下調至2.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