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消息:如何讓豬肉更安全?昨天,記者從上海生物電子標識有限公司了解到,上海豬肉追溯系統進一步升級,17萬頭能繁母豬率先擁有了“二代身份證”耳標中增加了一塊瓜子大小的電子芯片。小小的耳標電子芯片記錄下每只生豬在養殖過程中的飼養狀態、出欄時間、免疫和治療等信息,并傳遞至相關數據庫,數據庫還能對生豬的體征狀況進行分析和判斷,第一時間通知獸醫對生豬進行疾病防治。除了生豬,電子標簽追溯系統在雞鴨等家禽上的相關試點也在進行中。
二代耳標芯片僅西瓜子大
走進銀都路上的上海生物電子標識公司四樓的凈化車間,一個個佩戴在生豬耳朵上的電子耳標正在緊張生產中。一個個粉紅色的塑料骨架上加上了電子芯片,再繞上天線后由機器手進行自動焊接,隨后一旁的檢測機器手立即對電子耳標進行性能檢測。16秒后,一組八個電子耳標就出爐了。
西瓜子大小的電子芯片中存儲了大量信息:數據由15位明碼編碼和若干字節的暗碼組成。“生豬上的二代耳標編碼是與國際接軌的,執行國際標準。”上海生物電子標識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相對于第一代耳標,第二代電子耳標將記錄更多的信息,一旦發生問題,可以在第一時間追溯到養殖生豬的每個階段。
這項能讓滬上百姓吃上放心豬肉的科技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推動中。截至目前,上海本地219個規模化生豬飼養場和6412家養殖戶飼養的17萬頭能繁母豬率先擁有了“二代身份證”電子耳標。而部分本地大型養殖場的生豬耳朵上的電子耳標也在陸續更新換代。記者了解到,上海市民每年吃掉約1200萬頭豬。目前,上海地產生豬有250萬頭,已經有一定比例的生豬率先佩戴。按照計劃,一兩年內將逐步推廣到上海每個地產生豬養殖場。
電子耳標可防亂丟病死豬
小豬一個月斷奶后就會佩戴上粉紅色的電子耳標,從繁殖場到養殖場,生豬在幾個養殖場出入的信息,包括養殖場的地址、負責人姓名、每階段生豬打“防疫針”的信息等都會記錄在電子耳標的數據庫內。直到進入屠宰場,電子耳標的信息進入屠宰場的數據庫。即使豬肉被分割成若干塊大排、肋排,每塊豬肉在養殖過程中碰到的一點一滴的事情都能被追溯到。與此同時,這頭豬哪天被屠宰、由誰負責檢驗繼續被記錄到電子耳標內。
除此以外,養殖場還能監控到生豬喂養全過程。記者看到,在這個升級的豬肉追溯系統中,每個養殖場都配有若干個閱讀器。養殖工作人員一旦發現生豬發燒,或是出現流行性腹瀉、豬大腸桿菌,只要將閱讀器對著生病的生豬上的電子耳標一照,再對著相應的20張診斷卡刷一下,相關情況就會進入養殖場數據庫。
這套系統還可以在追溯病死生豬的過程中發揮作用通過監控耳標,動物衛生監督部門能及時將病死生豬收集并運往動物無害化處理站進行處理,政府有關部門能夠有效防止病死生豬被隨意丟棄,杜絕病死豬肉再次流入食品鏈。
散養雞鴨探索戴電子腳環
動物的二代身份證追溯系統還將擴展。目前,已經在散養雞鴨上進行探索。有關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與生豬耳標不同,給雞鴨戴的是腳環型電子標簽,電子芯片裝在腳環內。另外,雞鴨是一只只賣,相對于豬肉分割銷售來說,追溯信息相對比較簡單。但是,現在碰到最大的難題是,對于雞鴨銷售商來說,電子腳環的成本所占比例高。
記者了解到,目前動物身上電子標簽有以下幾種:一種是項圈式電子標簽,能較方便地從一頭動物身上換到另一頭動物身上,但標簽的成本較高;另一種是注射式電子標簽,即利用特殊工具將電子標簽直接植入動物皮下,使其與軀體建立固定聯系,這種聯系只有通過手術才能撤銷;第三種是藥丸式電子標簽,即將電子標簽放置在耐酸的生物陶瓷管內,通過反芻動物的食道,將瓷管放置在動物的瘤胃內,這樣電子標簽會終身停留在動物體內,能夠保證數據的延續性和長久性;第四種是腳環型電子標簽,主要應用于家禽和飛禽以及鳥類;最后一種是耳標型電子標簽,這是目前使用最廣的動物電子標簽,它具有成本低、性能穩定以及閱讀靈敏度高等優點。
今后有沒有可能給水產品戴上類似的電子標簽?專家們透露,目前還有一定難度,戴上電子標簽后魚可能會增加阻力。
市民買菜要索要小票
從一塊豬肉可以找到對應的一頭豬、從一顆蔬菜可以找到對應的產地……食品追溯體系通過逆向查詢,能夠準確呈現某種食品從生產到銷售整個過程的各個環節,倒逼生產經營者重視產品質量,降低食品安全風險。
通過追溯系統,消費者在菜市場和超市購買肉品、蔬菜、水產等商品時,都能通過在電子秤上打印的電子銷售標簽查詢到所購買食品的來源地、加工企業、生產日期、檢疫檢驗、經營者等信息。當市場發現相關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時,相關部門通過追溯系統也能在幾分鐘之內查到源頭及相關經營者信息,立即采取召回、封存等措施,及時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程度。
對于網友關注的肉菜追溯體系使用情況,相關部門透露,目前市民還沒有養成購買肉菜索要小票的習慣,而市民養成索要小票的習慣,對經營者來說也是一種督促,“二者形成一種互動關系”。一些菜場正在試點對經營者打單情況進行抽查,“一旦發現不打單情況,不管是什么原因,消費者可以不為商品付錢”。
本市食品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統時間表
2005年本市食品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統開始建設。
2006年開始在部分生豬定點屠宰場、肉類批發市場以及標準化菜市場開展豬肉追溯試點。
2008年連續5年列為市政府實事項目。
2012年食品安全追溯系統覆蓋面由豬肉、蔬菜進一步擴大到水產、牛羊肉、糧食等品種,涉及流通節點企業1900余家,其中包括1家牛羊肉公司、21家批發市場、682家標準化菜市場、934家標準化超市、209家超市大賣場、56家配送企業,目前已順利完成。
2013年上海市政府當年要完成的十項27件實事中,在5家批發市場、5家加工企業、10家配送中心、200家大賣場、600家標準化菜市場建設糧食追溯系統,在20家配中心、200家大賣場、470家標準化菜市場建設水產追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