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是中國數量最大的肉類消費品,養豬業事關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豬肉價格波動影響CPI;而穩定物價又與社會穩定密切相連。目前,我國有上億計的農戶養豬,如果通過云計算、對龐大的數據進行研究、分析、判斷,研究出一個模型,建立信息系統,養豬會變得更加科學化。農業現代化首先是規模化。通常情況下,養一只雞平均賺1塊錢,你要養1000只雞才掙1000塊錢,而養100萬只雞或者說1000萬只雞,利潤就可觀了。
所以農業要轉型,要用規模化的養殖行方式替代原來的分散養殖。這就要學會使用現代化的技術,比如云計算。以新希望的養豬為例,養豬的飼料,豬的營養搭配非常仔細,能量是多少、蛋白是多少、蛋白里面21種氨基酸分布怎么樣……每一個比例都不能失調,非常嚴謹,實時的數據更新能很好地把握豬的營養動態,讓養豬變得更加科學。據了解到再如養豬業價格波動,如果通過云計算進行養豬周期的預測后,會發現豬的價格波動周期有一定的規律,大概3到5年是一個完整的周期,少的時候2年多,多的時候5年多,而這個周期又受天氣、政策、原料、預期影響,同時又跟人們的生活水準和購買力有關系,它是多變量的。全國有上億計的農戶養豬,如果通過云計算、大數據對龐大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判斷,研究,并設計出一個數學模型,這就有助于國家有關部門根據供求關系對養豬業和市場進行宏觀調控。把豬肉價格控制在合理波動水平,保護養豬業和養豬農戶的利益。其次,農殖業需要轉型。要從原來單一的養殖向飼料供應、養殖、加工、物流和銷售全產業鏈發展,從個體養殖向家庭農場、合作社,公司加農戶方向轉變。政府應在技術服務、市場服務、金融服務等方面給予幫助。有證據表明,這種轉型后的養殖模式,能保證農民的平均收益超過外出務工,峰值甚至是外出務工的兩倍、三倍。這樣農民就非常高興了,因為他們不需要遠離家鄉、家人,在家門口就能獲得比外出務工更高的收益,并且這份收益是長期、穩定的。這樣既促進農村的發展,又能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