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畜牧業協會測算,H7N9禽流感給家禽養殖業造成的損失已超過400億元。短短3個月就出現如此大的損失,充分了暴露了農業在我國經濟中的薄弱之處。
和其他行業不一樣,農業不單單有市場風險,還要承受不可預見的自然風險,有天災,疫病。同時,我國家禽養殖業“小散亂”的養殖狀況,普遍缺乏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品牌化的養殖模式,也使得疫情襲來,幾無抵擋之力。
原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認為,類似H7N9禽流感疫情的發生,單靠養殖戶、生產者自身,難以抵御風險。所以無論哪個國家對于薄弱的農業,都會有一定的保護措施,對農畜牧產品實施一定的價格保護機制。
他表示,如果我國家禽養殖業的生產能力由于這次疫情遭受到重大的挫傷,那么就會看到下一輪禽蛋產品供給會大幅短缺。一旦出現短缺,價格又會暴漲、反彈。所以一定要保護整個家禽養殖業的產能,使居民日常需要的禽蛋產品,保持穩定的、可持續的生產和供應。
農業部畜牧業司副司長王宗禮建議,從產業發展角度看,要繼續推進家禽養殖業生產方式轉變,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增強養殖企業抵御市場風險能力。養殖企業要建立健全應急機制,加強禽產品儲備能力建設。有條件的種禽企業,要科學布局,努力做到區域內種苗銷售有市場、有銷路。
農業專家呼吁,通過建立畜牧業發展風險基金、完善畜牧業保障機制、補貼制度及加大禽類保險力度等方式,增強家禽業的抗風險能力。
記者注意到,浙江、江蘇、安徽等地已經有大型家禽養殖企業通過建立下游餐飲門店、創立深加工產品品牌等方式,直接對接消費者。通過產銷直接對接,加強自己把控渠道的能力,可部分避免因消費波動而“被動”挨打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