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縣大力推廣“豬-沼-菜”循環農業發展模式,促進農業園區增產增效,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地處偏遠山區的白河縣,農業人口占百分之八十,當地群眾大多通過種養殖業,發展生產。然而,多年來粗放式的生產習慣,造成種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廢棄物被隨意棄之田間地頭、家庭院落,既造成資源浪費,也對居住環境造成影響。如何將這些廢棄物變廢為寶,循環利用,從2005年開始,白河縣開始探索“豬-沼-菜”循環農業發展模式。
晨合現代農業示范園地處中廠鎮寬坪村,占地面積500畝。園區目前存欄種豬1000多頭,每年出欄各類商品豬17000多頭。在此生產過程中,生豬產生的大量糞便,致使企業處理成本增加、周邊環境受到影響。
從2009年開始,園區開始建設“豬-沼-菜”循環農業發展模式。記者在園區內看到,一座紅泥塑料厭氧覆皮沼氣池正在悄悄的發揮它的作用,它上承養殖業、下連種植業,把養殖區產生的廢棄物通過厭氧發酵,進行無害化處理,產生的沼氣、沼渣、沼液加工成有機肥,為園區提供清潔能源及有機肥。目前,園區已經建成種豬繁育、沼氣群和設施栽培三個循環試驗示范區,企業成本明顯下降。同時,利用廢渣澆灌的農產品達到了無公害農產品的標準。白河縣晨合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技術員吳志來。【出錄音://這個蔬菜,原來的老品種現在基本上都換成新的,一般商品肥料都沒用,依靠沼液,主要(為了)達到產量高,收入好。】
據了解,“豬-沼-菜”循環農業技術,是白河縣2005年開始探索,歷經技術人員9年試驗、示范和研究,總結出的大型示范園區生態農業循環模式、生態新村產業小區生態農業循環模式、小型戶用生態農業循環模式三種“豬-沼-菜”生態農業循環經濟技術模式,這一技術模式,曾在2011年獲得安康市科學技術一等獎。
白河縣農業局副局長鄭功文。【出錄音://“豬沼菜”循環農業技術,就是場戶養豬、豬糞入沼、沼液和沼渣又為設施大棚菜施肥,以沼氣池為中心和紐帶,將畜牧養殖業和果蔬種植業連為一體。實現了以沼促種、以種促養、以養促沼,設施相互連貫,資源循環利用,改善環境,降低成本,循環增值的目的。】
據了解,目前,白河縣共建“豬沼菜”種養結合循環農業示范基地鄉鎮12個,發展大型示范園區3個,生態新村式循環基地35個,小型豬沼菜循環戶8350戶,建標準化養豬圈舍14萬平方米,蔬菜設施栽培大棚3800畝,沼氣池12100口。截至2012年底,農業循環技術模式新增產值超過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