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以來,豬肉價格3年一輪回的周期性魔咒再次發威,價格持續低迷,生豬養殖效益大幅下滑。
“價高傷民,價賤傷農”,豬肉價格怎樣才能打破“豬周期”魔咒?
業內人士分析,當前生豬市場價格持續低迷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生豬市場供應量偏多。2011年下半年以來,受價格高企等因素影響,生豬生產發展迅速。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2年底全國生豬存欄4.75億頭,同比增長1.7%,處于歷史較高水平。
——豬肉市場需求不振。今年春節后,肉類消費進入傳統淡季,居民家庭對豬肉消費季節性減少。餐飲市場消費也持續低迷。
——生豬市場周期波動。根據以往規律,我國生豬價格波動周期為3年左右。2003年以來,生豬市場大致經歷了三個大周期。目前正處于周期的下降通道。
為保障豬肉市場平穩運行,維護養殖戶利益,提振市場信心,近期,國家有關部門采取措施,加強生豬市場調控,穩定豬肉市場價格。
不久前,商務部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部門開展中央儲備凍豬肉收儲。同時加強市場監測,及時向社會發布生豬市場供求和產業預警信息。此外,商務部還會同發展改革委督促各地開展地方儲備肉的收儲。
據商務部監測,目前凍肉收儲成效初步顯現,5月份以來,全國生豬市場價格企穩回升,豬肉價格降幅縮小。上周(5月13日至19日)全國規模以上定點屠宰企業生豬收購價每公斤13.4元,比前一周上漲0.8%,漲幅比前一周擴大0.6個百分點,連續兩周回升。
全國36個大中城市豬肉批發價每公斤19.39元,比前一周下降0.5%,降幅比前一周縮小0.2個百分點。精瘦肉零售價每公斤30.1元,比前一周下降0.2%,降幅比前一周縮小0.3個百分點。
商務部市場運行司有關負責人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繼續密切跟蹤生豬市場變化,注重發揮市場調節作用,提升預測預警水平。加大信息發布力度,拓寬信息發布渠道,引導生產經營者減少盲目性,避免生豬價格大起大落。進一步完善豬肉儲備調控機制,努力維護生豬市場穩定,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業內人士指出,要走出“豬周期”怪圈,從長遠看,政府要積極推動生豬養殖的規模化和產業化,對生豬規模養殖在政策和資金方面給予優惠,穩定生豬生產主體,從根本上解決一家一戶“小生產”對接“大市場”的矛盾。
目前,國內已有許多大型規模化生豬養殖企業,一些企業不斷開發附加值高的新產品,在差異化上做文章。以河南省雛鷹農牧(17.14,-0.06,-0.35%)集團為例,該公司自2011年5月開始在河南省三門峽地區投資建設大型生態養殖基地,占用荒山荒坡40萬畝,培育生態豬,并且開發“雛牧香”生態豬零售品牌,平均售價在30元/斤以上,“在市場下行期,公司業績難免受到影響,但通過調整產品結構,能提高利潤,減少沖擊。”雛鷹農牧集團董事長侯建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