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日金鑼一工廠的氨氣泄露事件引起廣泛關注,事后雖有監管部門介入,但事件持續一個多月方有結果。雖事件較長,但結果還算令人欣慰,金鑼為挽救自身品牌影響力做出將16.175噸產品無公害處理的決定。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指出,盡管此次事件與2011年瘦肉精事件的性質完全不同,屬于意外事故而非人為故意添加,但是在消費者格外關注食品安全的市場環境中,食品安全仍然是肉制品行業、企業的第一關注點,因為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對消費者健康造成威脅的企業必將面臨被消費者拋棄、被市場拋棄的悲慘命運。
2011年的瘦肉精事件可謂是給行業內諸多企業尤其是知名品牌上了重要一課。瘦肉精事件曝光之初,消費者可謂是“談肉制品色變”,市場需求急劇萎縮,主要企業尤其是涉事者雙匯集團的銷售額急劇下降、股價大幅下跌、品牌影響力也大受損失。事后雙匯通過嚴厲處罰、參觀工廠等一系列恰當、及時的危機公關措施將瘦肉精事件的不良影響最小化,但是瘦肉精的陰影持續一年方才完全散去,由此可見食品安全事件對相關企業的震懾力。
向上游養殖環節延伸成為企業的一致之舉
據豬e網了解到瘦肉精事件與乳制品行業的三聚氰胺事件頗有相似之處,均是上游養殖行業的安全事件傳導之下游,所以如同乳制品巨頭紛紛加大奶源基地建設的應對之策一樣,肉制品巨頭也紛紛涉足上游養殖行業,試圖全產業鏈發展以緩解上游養殖行業帶來的質量風險。受瘦肉精事件影響,雙匯集團向上游拓展的意愿最為強烈,其欲達到原材料來源中自有養殖基地、大規模養殖及散養各占1/3的理想狀態,眾品食品也欲通過合資方式實現向上游的拓展。
事實上,肉制品知名品牌涉足上游養殖行業還有一個重要考慮,就是減輕上游的成本風險。國內的生豬養殖業散戶參與度過高,因此生豬價格形成“漲—平—跌”這一循環周期,每逢大漲時節,肉制品企業的原材料成本壓力倍增,因此對于企業而言涉足上游產業保障原材料供應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向上游拓展并非食品安全的萬能之舉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指出,雙匯集團的這種發展傾向雖不比蒙牛對100%自有奶源的追求程度,但是在肉制品行業內可謂是首屈一指。雖然企業出于降低原材料質量和價格風險而涉足上游環節的做法有一定可取之處,但是過分涉足上游養殖環節的肉制品加工企業未來將承擔高風險和高成本兩大壓力。
一方面,上游養殖行業易受疫病、飼料、海外市場等多因素影響,風險較高,所以肉制品加工企業過分涉足風險性較大。另一方面,由于養殖環節較為復雜,而肉制品企業加工企業缺乏足夠的管理經驗,因此未來企業還將為其涉足上游養殖行業支付較高的成本。事實上,這一點在乳制品行業已經體現,過分追逐自有奶源基地的乳制品加工企業的成本壓力較其他企業高。
此外,在瘦肉精事件中,散養并非根源所在,而企業對原材料的監管不嚴才是關鍵,所以企業對養殖環節的過分追求有點舍本求末,這一點在乳制品行業中也有體現。事實上,在瘦肉精事件和三聚氰胺事件中,散養并非根源所在,而企業對原材料的控制不嚴才是關鍵。因此只要企業對原材料控制到位,其完全可以通過與大規模養殖基地的緊密合作來保證原材料供給。
雖然當前食品安全事件是肉制品企業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企業應積極應對以確保食品安全,進而贏得消費者的芳心、贏得市場。但是企業也應找對病因、對癥下藥,否則偏執的發展戰略終會將企業帶入發展歧途。此外,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盈利水平也是企業的當務之舉,企業應多方面積極調整,如此才能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中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