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業大起大落,影響的不僅是養殖戶,還可能傳導至更多的城鄉居民。當前既要抓科學養殖,也要注重引導消費者保持科學理性的態度。
前幾天為一個從國外回京的朋友接風,朋友點名要吃飯店的招牌菜--'天麻百合土雞湯',卻被服務員告知,由于禽流感的關系,所有和雞肉有關的菜都做不了。'那就點個芥末鴨掌吧!''對不起,先生,這個菜我們暫時也做不了。'惦記了好久的美食吃不上,這頓飯吃的著實不痛快。
難覓蹤影的美味不止土雞湯。有的高校食堂,西紅柿炒雞蛋愣是換成了西紅柿炒菠蘿。常去的一家中式快餐店,宮保雞丁、咖喱雞肉套餐變身宮保豬肉丁、咖喱牛肉。家門口的扒雞店,改行賣起了涼面。單位餐廳備受歡迎的小吃'三鮮豆皮'也消失了,大師傅解釋原因'做豆皮要用雞肉'.
持續近兩個月的H7N9禽流感疫情,讓很多人'談禽色變'.這可苦了禽類養殖戶。肉雞和雞蛋價格大幅下降,雛雞和活雞銷售嚴重受阻。剛孵出的雞苗沒人要,養殖戶只能含淚處理掉。許多從事禽類養殖的農民轉行干別的。截至目前,全國家禽養殖業損失已超過400億元人民幣。
在許多消費者看來,這事兒跟自己沒太大關系。不吃雞肉,可以去吃豬肉、牛肉、魚肉,選擇多的是,生活不受影響就行。真的是這樣嗎?
我國是禽類消費大國。禽類產品的供給與價格,既關系著農民的錢袋子,也關系著城里人的日常生活。禽流感暴發的初期,就有人擔心會引發'價賤傷農-虧損不養-供給短缺-價格暴漲-價高傷民'的連鎖反應。有關部門和各級政府及時出臺了許多扶持家禽業發展的政策,如一次性生產救助補貼政策,給予家禽養殖場戶貸款支持。但如果消費者始終對與'禽'沾邊的食品一律退避三舍,家禽的養殖規模肯定會受到影響。禽肉消費量少了,豬肉等消費量增加,而肉類養殖有周期,難免會導致豬肉價格上漲,到時候受傷的就是城里人的錢袋子了。雞蛋的供給也可能受影響,現在已經有人開始擔心'下半年雞蛋漲價'.價格上漲還可能傳導至與雞蛋有關的食品工業。
這么講可不是杞人憂天。事實上,受禽流感影響,處于家禽產業鏈下游的鴨、鵝羽絨已釋放出緊缺信號。市場監測顯示,今年鴨絨價格較去年上漲了近一倍。業內人士判斷,今年的羽絨服、鴨絨被價格不可避免要往上漲。
家禽產業最怕大起大落。雖然此次從未在家禽養殖場內檢測到H7N9禽流感病毒,但仍為我國的家禽養殖業敲響一記警鐘,注重防疫,科學養殖,時時都不能松懈。而促進家禽業持續健康發展,關鍵還是要推廣規模化、標準化養殖,不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資源利用率,還有利于防止污染、防控疫病,增強整個行業的抗風險能力。
如何引導消費者也是個新課題。專家已多次講過,只要不接觸或者少接觸活禽類,做禽類食物時多煮幾分鐘,完全可以把病毒殺死。但還是有許多消費者不愿輕易嘗試。消費者的緊張心理應充分理解、認真對待。前幾天在武漢舉行的畜牧業博覽會上,多位政府官員當眾帶頭吃雞,贏得在場人員掌聲。期待類似的誠意之舉更多些,打消顧慮,讓'土雞湯'早些回到菜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