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周期”怪圈所謂“豬周期”是指豬肉市場陷入“價高傷民,價賤傷農”的周期性價格變化怪圈,基本軌跡是豬肉上漲養殖戶壓欄生豬供應充足豬價下跌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價格上漲……,從這個軌跡可以看出,“豬周期”在豬價暴漲與豬價暴跌之間周而復始,惡性循環,容易造成養殖戶與消費者的雙重損失。據統計,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先后經歷了8次“豬周期”動蕩,養殖戶和消費者都深受其害。市場經濟牽一發而動全身,“豬周期”鋪天蓋地的席卷,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了中國經濟。2011年以來,我國生豬市場行情較好,生豬存欄量大,截止2012年底存欄量達到最大程度上的飽和,春節過后,2013年伊始生豬市場再也無法支撐,價格一泄千里狂跌不止,養殖戶損失慘重,至此,新一輪的“豬周期”魔咒正式粉墨登場。“豬周期”猛烈襲擊的背后2013年以來,我國養豬業遭受了沉重的打擊,繼上海黃浦江“豬漂流”事件之后,H7N9疫情的爆發再次沖擊了岌岌可危的養豬業,養豬戶一時陷入了無邊的陰霾之中。其中,大量的養豬散戶被迫退出市場,有的則難逃被規模化養豬戶收購的命運。
盡管國家幾次三番出臺凍豬肉收儲政策,仍然無法完全戰勝“豬周期”的不利影響。有人稱,相比往年,今年的“豬周期”波動來的更早更猛,波動周期也更短一些。有權威人士稱,去年豬價價格的走低和飼料價格上漲兩方面導致了“豬周期”的發作。然而,這些表面上的辯護理由事實上并不顯得很充分。所謂“豬周期”不可扭轉,主要是由于市場調節的規律無法抵制,市場調控失衡導致豬肉價格畸形漲跌的現象不足為奇,但是拿“豬周期”的幌子掩飾有關部門工作不力的行為卻極為可惡,因為“豬周期”的嚴重后果最終將轉移到無辜老百姓身上,相關市場調控部門的工作懈怠也是導致“豬周期”的重要原因。養殖戶傷不起如何擺脫“豬周期”魔咒一、發展規模化養殖。“豬周期”的惡性循環嚴重影響了中國養殖業的良性發展,養豬戶尤其是養豬散戶在“豬周期”的打擊下幾乎無一幸免,很難再絕地逢生。因此,規模化養殖刻不容緩。據了解,在本輪的“豬周期”過程中,我國許多養豬散戶無法承受這場豬價震蕩的痛苦拉鋸,最終退出市場,而一些規模大實力強的養豬企業卻依然堅挺,通過各種政策扶持、政策補貼,發展規模化生產,有利于增強養豬業承受市場風險的能力,更快從生豬周期性波動中解脫出來。二、加快生豬產供銷一體化進程。有關數據表明,中國養豬業散戶占到了80%,只有剩下的20%走規模化養殖道路。養豬業整體產業鏈松散,組織文化程度低,在遭遇大風險時容易產生供需失衡,最終加劇市場波動。三、加強防控預警意識。在經歷了多次“豬周期”危害后,許多養豬戶深諳其害,多少都有了一定的“豬周期”意識,但是絕大多數散養戶并不能及時掌握市場信息,再加上盲目的追漲惜售與恐跌濫殺,從而導致養殖戶始終處于受損最大的弱勢。因此,加強市場防控和科學預見,減少盲目跟風很重要。四、為“豬”上保險。如今,為“豬”買保險已不是新鮮事兒。近日,北京順義區養殖戶與安華農業保險公司推出了生豬價格指數保險,養殖戶可購買該保險,一旦生豬價格低于參照系數,保險公司則按比例賠償養殖戶,而繼安華農險推出生豬價格指數保險并在北京簽下首單后,四川的生豬養殖戶也有望在今年底受益于這類保險,四川彭州或將成為試點城市。為“生豬”買保險是一種維護養殖戶利益不受大損失的重要途徑,也是一種創新行為,值得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