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法國,人們腦海里出現的第一畫面一定是凱旋門、埃菲爾鐵塔。如果談及呼和浩特,人們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伊利、蒙牛。如果呼和浩特“牽手”法國,你會想到什么?6月6日、7日,“明日之城,未來市場”中法企業對接洽談會在呼和浩特舉行,開啟了草原都市與浪漫法國的合作之旅,而作為同樣具有先天自然優勢和生產、消費乳制品能力與潛力的地區,如何養殖健康牛、產出安全奶成為兩地政府、相關部門、企業及消費者都非常關注的話題。作為“明日之城,未來市場”中法企業對接洽談會活動的重要內容,農牧業及乳品業合作圓桌會談,吸引了20余家中法雙方相關部門與企業代表參加,內蒙古富源牧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杰就是其中之一。通過認真聆聽大家的發言,他驕傲地發現:自己目前所管理的牧場不僅在我市,即使在法國也算得上較大規模。李杰介紹說,內蒙古富源牧業有限責任公司在選擇養牛區時,盡可能選閑置的山坡以及荒地進行合理利用,在奶牛場設計方面,首先保證以牛為本,一種是散欄方式,另一種就是圈養方式,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環境制定不同的模式進行養殖。通過慎重選址、不斷完善設備設施,奠定良好的硬環境,同時輔之以科學飼養等軟環境建設,現在內蒙古富源牧業有限責任公司共有奶牛兩萬多頭。奶牛頭數不斷增加,產生的大量糞污該如何處理呢?“我們的糞污主要采取液壓發酵工藝,先把糞污進行集中收集,然后進入糞污處理廠進行干濕分離。干的做了有機肥、有機沼渣;濕的分兩部分:一部分做了有機沼液,進行了還田使用,另一部分作為污水處理。在處理過程中,厭氧發酵產生的沼氣收集起來一部分用于發電,還有一部分進行了點火處理。”李杰說。雖然養殖附加物帶來的危機感與改善自然環境的責任感,讓內蒙古富源牧業有限責任公司早在2004年就以每萬頭牧場4000萬元左右的投入,在我市引進了至今還處于試點階段的糞污處理技術,但相對于法國,這個速度仍然晚了10多年。
法國駐華大使館經濟處農業事務副參贊裴彤針對養殖糞污處理談了法國的做法,他說,法國首先從法律法規方面制定了諸多有關養殖糞污處理的內容,這些法規是非常嚴格的。同時還充分調動發揮研發機構的能力,通過改變動物飼料,使動物的排泄物量減少來達到環保要求。雖然在糞污處理方面略顯滯后,但作為中國乳都,呼市近年來正在充分利用先天優勢,不斷追趕先進地區的經驗與做法,在如何最大限度優化環境方面也做了不少文章。市農牧業局局長范挨計告訴記者,從全市自然條件的大環境來說,我市土壤、氣候、水利等方面都是比較優良,所以基本上沒有污染。從小的養殖環境具體到某一個牧場來說,正在著力解決污染物處理問題。通過不斷優化環境,截至去年底,我市奶牛存欄達66.7萬頭,共建成345個規模養殖場,規模化比例達到了70%,年產牛奶310萬噸。為了使多元化投資、多種經營體制運轉下的奶牛養殖場能養出健康牛、產出安全奶,我市在大力推行標準化建設的基礎上,對已建成的345個奶牛養殖場進行了兩級農牧業部門備案;同時定期、不定期地對新建和改擴建標準化奶牛養殖場實施包括疫病防治、飼草料生產等在內的綜合性監管,從政府層面推動奶牛養殖走上科學軌道。同我市一樣,法國也非常注重最大限度地優化環境,主張由政府引導,吸引多元化投資興建奶牛養殖場,但不同的是他們的引導手段不僅包含增加補貼等傳統意義上的政策支持,而且正在通過提升學歷要求,讓很多農場主不再只是單純的農民,而是成為了企業家。確保奶牛健康僅僅是制造安全牛奶的環節之一,裴彤坦言:在奶制品安全方面,中法雙方誰都不是良師。目前,法國已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即包含從養殖場到餐桌全過程的食品信息中央數據庫。在范挨計看來:中法養殖奶牛的理念、技術手段、程序做法其實差別不大,現有差距主要出在投入不足、多頭管理上。中法雙方圍繞健康牛和安全奶進行的熱議,體現出“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這句中國俗語放之全球而皆準。今天的探討,為明天的合作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