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潘艷梅) 東寧縣東寧鎮一街村村民孫慶財,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積極拓寬市場銷售領域,使他的肉牛生產不斷發展壯大,目前已成為東寧縣首屈一指的養牛大戶。
目前他的固定資產已達800多萬元,擁有一座占地面積62581平方米、標準化牛暖舍3500平方米的肉牛育肥場,年飼養量達3000多頭,每年都向皓月集團提供肉牛1000余頭,純收入達200多萬元,提起孫慶財的養牛發家史,那還得從1984年說起,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孫慶財也從當時的生產隊里分到了一頭耕牛,從此,便開始了他的養牛生涯。開始時,只是利用本交的方式,使自家的黃牛產犢,進行自繁自養,實行“小打小鬧”式的飼養。轉眼間就到了1994年,隨著東寧縣第一屆“科普之冬”活動的開展。畜牧養殖知識廣泛普及,由縣畜牧局牽頭推廣肉牛育肥技術,頭腦靈活的孫慶財一下子就撲了進來,在縣畜牧局科技人員授課時,孫慶財在不停地記錄著,相信科學是孫慶財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隨后,在縣畜牧局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他籌措資金購買了5頭黃牛,與家人一起精心飼養,從此與黃牛結下了不解之緣。產品科技含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著經濟效益的高低孫慶財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因此,在1995年時,他便對牛群進行了人工改良,所產牛犢全都是品性良好的利木贊和夏洛來肉用品種牛,因此,經他飼養的牛,日增重快,飼養周期短,膘性好,很快就成為搶手貨,經濟效益也呈上升趨勢,小試牛刀,孫慶財便嘗到了甜頭,使孫慶財更樹起了科技飼養決心。在選購架子牛方面,孫慶財有自已獨到的見解,那就是一要選良種;二要選壯年牛。因為年齡越小生長速度越快,同時選購小牛所用成本也較低,養得起賺錢快,可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目前,孫慶財的存欄牛群,均為改良后的利木贊和夏洛來等品種,且均在2—4歲之間。飼養管理在發展肉牛產業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實踐證明沒有一套科學嚴謹的飼養管理方案,就是品種再好,也無法達到預期的經濟效益。因此,在飼養管理方面,孫慶財狠下了番功夫,最終得出舍飼與放牧相結合的飼養管理經驗。他的牛群在每年的5月份開始上山放牧,9月末便開始集中飼養,在舍飼過程中,他始終堅持以青粗飼料為主,適時搭配精飼料的方法來飼養,著重在科技飼養方面做文章,始終遵循“先粗后精、逐漸加量、定時定量、清潔飲水”的原則,避免了“耍長槍”式的飼喂方式,從而提高了肉牛的生長速度,改善了胴體品質,特別是脂肪顯著減少,瘦肉率大大提高,最終達到增加牛肉產量和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孫慶財所養的牛已經作為一個品牌很快在市場上站穩腳跟。穆棱市的興源鎮,綏芬河的阜寧鎮都有他長期固定的客戶,2002年10月,慕名而來的北京市順義區的客戶也來到他的牛場,一次就買走了60頭肉牛,孫慶財真正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養牛大王”。由于銷售渠道的不斷拓寬,肉牛生產逐漸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局面,傳統的自繁自養的方式,已無法滿足市場需要,于是孫慶財便及時轉型,即零散購進,直線育肥壯大,適時出欄,做起了肉牛經濟人,在他的帶動下,周邊幾個鎮又相繼辦起了6處養牛場,并與孫慶財結成了肉牛生產聯合體,進一步的促進了東寧縣肉牛產業的發展。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孫慶財深切感受到,要把產業做大做強,就必須走專業化、深加工的發展路子, 2006年孫慶財成立了慶財牧業有限責任公司,出任總經理,在東寧縣天府農貿商場設立了肉牛銷售處,進行肉牛屠宰加工,將自已養殖的肉牛直接銷售給顧客,實現了產、供、銷一體化。
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孫慶財還積極帶領群眾致富,他在2005年組建了全縣第一家肉牛養殖協會,作為會長的他經常深入到養殖戶家中,為養殖戶進行義務技術指導和培訓,經他培訓的農民達1000多人。為了降低養牛戶市場風險,使全縣肉牛養殖逐步走向規范化、有序化的發展道路,2008年孫慶財在肉牛養殖協會的基礎上成立了晟達養牛專業合社,為會員無償提供技術、信息、銷售等方面的服務,提高了肉牛養殖的質量和效益,推動了縣域肉牛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現在他的專業合作社的會員達200多人,遍布全縣六個鄉鎮。在發展肉牛產業的同時他還為經濟上有困難的養殖戶解決資金,據不完全統計,僅近幾年,他共借給養殖戶30多萬元,幫助養牛戶協調貸款150多萬元。在他的帶動下,全縣肉牛存欄已達到67000頭,肉牛規模化養殖戶已達30多個,有150多戶農民先后通過發展養牛業脫貧致富。
孫慶財的努力得到了黨和政府的認可,連續多年被市、縣政認授予“農民致富明星”、“黨員致富明星標兵等”。被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授予“神內基金農技推廣獎”,被省政府授予“黑龍江省勞動模范”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