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范圍內生豬市場出欄價格出現持續下跌,跌速創十年來最快,為保證市場供給,維護養殖戶的利益,國家發展改革委于4月7日宣布,在全國20多個省市同時啟動豬肉收儲,希望通過政府調控遏制生豬價格進一步下滑的趨勢。從前期來看,效果不明顯,生豬出欄價格下行并沒有從根本上遏制,雖然近期生豬出欄價格開始反彈,但生豬養殖場(戶)嚴重虧損早已是不爭的事實。“糧豬安天下”,生豬生產正常與否,關系到千家萬戶,關系到國計民生,是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且需認真研究解決的問題,促進生豬生產良性發展已成為農業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雖然生豬市場價格已完全放開,由市場根據需求自行調節,但政府相關部門有責任幫助養殖場(戶)盡快擺脫目前的艱難處境,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資金支持、市場信息、養殖技術、科學管理、疾病防控等一系列服務,幫助他們渡過難關。目前生豬生產發展存在的問題盡管目前生豬生產呈現又好又快發展的態勢,但通過市場監測分析,走訪調查發現,近年來,生豬生產效益受市場價格大幅波動、成本剛性上升等因素影響,生豬養殖收益呈周期性變化,效益極不穩定。養殖規模小,過于分散,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小,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相關部門認真探討和研究解決。信息不對稱一個是部門間的信息不對稱,一個是“小養殖”與“大市場”的生產信息不對稱。各部門之間的生豬養殖信息沒有聯網,不利于溝通和科學決策。其次也沒有統一的信息采集點。各部門布點、采點的密度不同,得出的數據也不同,影響了數據的科學性,也難掌握生豬養殖業的準確動態,養殖戶不能準確掌握市場信息,缺乏科學判斷市場動態的能力。農村空欄戶較多由于養豬收益不穩定,加上部分養殖戶生產與價格信息不靈,養殖技術落后,養殖時間、出欄時間把握不準等原因,加之今年生豬價格持續低迷,導致養豬戶嚴重虧損,為降低損失,養殖戶紛紛拋售小豬、宰殺母豬,造成空欄。出欄價格波動大生豬生產效益的高低,直接因素是出欄價格,出欄價格越高,凈收益就越多,效益就越好。而目前生豬價格主要依賴市場調節,散養戶不能掌握市場價格,豬養的多價格就降下來,養豬戶只有大量減少飼養頭數,甚至淘汰母豬。一旦價格上漲,可存欄又少了,養豬戶始終處于被動狀態,有利可圖時一哄而上,無利可圖時一哄而散,直接加劇了生豬價格波動的幅度。養殖成本上升快與生豬價格持續下跌相比,養殖所需的飼料、人工費、運輸費、防疫費、藥品費、水電費等成本均有較大幅度上漲,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科技含量不高多年來,養豬業以農村散養為主,規模化養殖比重較低,生豬養殖過于分散,產業化水平太低。多數養殖戶仍采用傳統的飼養方式,沒有形成完善的科學飼養管理體系。飼養、管理、防疫、治療水平不高,標準化養殖技術沒有得到很好的推廣和應用。 促進生豬生產良性發展的對策針對當前生豬生產中存在的問題,要從市場價格監測監管的角度出發,促進生豬生產良性健康發展。建立統一的市場信息發布渠道要準確掌握生豬養殖業動態信息,長期看,必須在各鄉鎮有一支高素質的信息隊伍或專職信息員,在行政村設兼職信息員,負責信息采集報送工作,實現農業農村信息化,要有相應的配套設施,這需要資金投入,也得加強培訓,更需要國家專項政策和資金的支持。短期看,有關部門應聯合建立生豬養殖業信息網絡,完善信息采集功能,定期按月份、季度、年度分別公布生豬存欄數量,分析并公布生豬周期和市場價格,及時公布生豬疫情,為生豬養殖場(戶)提供政策扶持、資金支持、市場信息、價格動態、豬病預防等系統服務,為政府正確決策提供科學理論信息支撐和準確翔實的數據支持。強化需求與價格預測預警生豬生產的周期較長,風險較大,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生產計劃全靠飼養戶自行掌握,很容易陷入惡性循環的競爭中。政府相關業務主管部門要發揮市場經濟對市場調控、生產指導的作用。生豬生產要走以需定產、平穩供給的路子,從而穩定市場、穩定肉價、穩定生豬出欄價格,使生豬生產走上良性循環軌道。這就要求政府相關部門必須強化在生豬生產、銷售、出欄價格等方面的預測預警機制建設,完善信息網絡平臺,保證資訊公開、資源共享。加快發展標準化規模豬場從生豬生產實踐看,規模養殖場在資金、技術、管理、疫病防控、信息獲取等方面比散戶有更大優勢,也有更好的防控和承擔風險的能力,所以建設選址科學、欄舍質量高、消毒和豬糞尿處理設施齊全、管理制度健全、養殖數量適度的標準化規模養殖場,既有利于生豬繁育,減少疫病發生和環境污染,又能獲取規模經濟效益。因此,應通過政府引導和資金場地扶持等措施,進一步加快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大膽試行推廣由龍頭企業帶動農戶訂單發展,保價回收,保證生豬市場和豬肉價格的基本穩定。最終實現生豬養殖全部標準化、規模化、科學化。提高生豬防疫和新技術應用水平養豬最怕豬得病,生豬疫病防控力度越大,疫病發生率就越低,生豬死亡就少,養豬經濟效益就高。生豬新品種新飼養技術的推廣應用,能使生豬長得快、發病少,經濟效益就會大幅提高,應加大推廣力度,力爭全方位、多角度、全覆蓋。落實生豬生產政策扶持機制豬肉是菜籃子工程中的主要產品,生豬生產能否健康有序發展,關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影響社會和諧穩定,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一方面,財政部門應保持當前對生豬生產財政投入力度,并在財力允許的前提下適度逐年提高,要保證在疫病防控、新品種新技術推廣經營、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補貼等方面的資金需求。另一方面,還未開征價格調節基金的地市,物價管理部門應積極爭取當地政府的支持,適時開征價格調節基金的征收,并保持價調基金投入生豬生產資金規模的適當增長。此外要繼續實施生豬生產用地、鮮活農副產品“綠色通道”等優惠政策的落實到位。政府相關部門要積極引導母豬飼養戶科學養殖,緊緊抓住當前生豬市場低迷期,優化生豬生產結構,淘汰高齡低產母豬,更新換代、擴大優良種豬群,適時適度合理補欄,為新一輪生豬市場競爭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