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3年6月份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變動情況。今年上半年,全國CPI同比上漲2.4%,6月份全國CPI同比上漲了2.7%。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了4.9%,是導致CPI出現變動的主要原因。肉禽及其制品價格上漲為CPI上漲“貢獻”0.34個百分點;鮮菜、鮮果價格“貢獻”0.26、0.22個百分點。最引人注意的是:豬肉價格同比上漲了1.1%。盡管幅度不大,卻是14個月以來首現同比上漲。在非食品價格中,家庭服務及加工維修服務依然占據價格漲幅冠軍位置,漲幅為9.4%,價格跌幅的冠軍仍然是通信工具,6月份跌幅為8.4%。
解讀天氣是漲價原因之一對于昨日公布的6月份CPI數據,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進行了解讀。她表示6月份CPI同比漲幅升高主要是受到翹尾因素大的影響。6月份的翹尾因素比5月份增加了0.6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則與5月份相同。而6月份翹尾因素的增加,主要是由于2012年6月份CPI環比下降了0.6%,直接導致2013年6月份翹尾因素增加。上海證券的宏觀分析師胡月曉則對本報記者表示,近期全國災害性天氣,尤其是降雨持續偏多對于包括運輸、生產等各個環節的影響都不容忽視,也是導致6月份CPI出現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踏查豬肉價格穩中有升昨日記者走訪長春市亞泰大街一家農貿市場時發現,隨著本地蔬菜的陸續上市,蔬菜價格穩中有降。其中一位蔬菜攤販告訴記者,6月份大部分蔬菜價格都是穩中有降,比如豆角從5元一斤降到了大概3元一斤,茄子從接近3元一斤降到了不到2.5元一斤,黃瓜從2元一斤降到了1.7元一斤。他對記者表示,每年夏季蔬菜都會便宜一些,因為這個時候正是本地蔬菜大量上市的季節。同時記者發現豬肉價格穩中有升,從6月初的大概不到11.5元一斤漲到了目前的約12元一斤,一位售賣豬肉的攤販告訴記者,大概從5月末開始豬肉價格就緩慢升高,但是目前漲幅并不劇烈。算賬存款能賺多少錢以一萬元一年定期存款為例,目前利率為3%,一年到期后利息為300元,按照2013年6月份2.7%的CPI漲幅計算,一年后一萬元縮水270元,實際收益是300元-270元=30元,也就是一萬元定期存款一年后的實際收益為30元。但是由于央行允許銀行對存款基準利率最高上浮1.1倍,因此一年期存款利率最高可以達到3.3%,那么以上述方法計算,居民一萬元一年定期存款的實際收益為60元。焦點豬肉價格會往何處走國內知名財經專家馬光遠對記者表示,6月份的CPI數據中,豬肉價格的回升最為引人關注。根據生豬養殖周期,一個完整的“豬周期”大約需要3年。通常來說,養殖戶是“賺一年,平一年,虧一年。”從歷史數據分析,每一輪“豬周期”持續約40個月左右。本輪周期從2010年5月起,至2011年9月份的17個月為上行周期,之后進入下行周期。根據農業部此前的監測數據,豬肉價格已經連漲8周。此次豬肉價格在連續下跌13個月后,同比出現上漲,讓許多人懷疑:這些情況是否意味著下行周期結束、新一輪上行周期開始?北京市場分析師劉通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最近一年,毛豬的價格一直低迷,一些養殖戶認為只要扛過去這段時間,肉價必然會大漲。不過,種種跡象表明,毛豬供大于求的局面并沒有得以扭轉,短時間內也不會扭轉,肉價的大漲局面肯定會姍姍來遲。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豬周期”的拐點可能會在四季度才到來;但也有專家認為,豬肉的價格很可能就這樣不溫不火地運行下去,即使年節價格出現一些波動,持續的時間也不會太長,波動的幅度也不會太大。特別是當大多數人寄希望于年節前后、年節期間肉價會上漲,到時候集中出欄,肉價反而會下滑。除了CPI,這次也請留意PPI———PPI連續16個月“負增長”,意味什么?昨日,國家統計局還發布了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也就是PPI的數據。2013年6月份PPI同比下降了2.7%,雖然5月份的跌幅縮窄了0.2個百分點,但仍然處于負增長之中———而這已經是連續第16個月負增長了。對于眼下的經濟形勢,有人表示擔憂,有人表示樂觀。馬光遠表示:“就像開車,有時候踩一踩剎車是好的,有利于長遠的穩定安全。”他認為,下半年的三中全會有望為未來宏觀經濟政策定調,但應該不會出臺大規模刺激政策。PPI是個什么玩意兒?PPI是一個用來衡量制造商出廠價的平均變化的指數,它是統計部門收集和整理的若干個物價指數中的一個,市場敏感度非常高。一般來說,如果生產物價指數比預期數值高時,表明有通貨膨脹的風險。如果生產物價指數比預期數值低時,則表明有通貨緊縮的風險。連續“負增長”意味什么?法興銀行中國經濟師姚煒指出,中國PPI月度數據已經很多年沒有經歷連續16個月的負增長。匯豐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則表示,PPI同比數據的持續負增長和環比數據的連續收縮,表明中國需求面依然疲弱。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對記者表示,從上半年的PPI走勢來看,一方面是國內實體經濟不活躍所致,這其中既有國際經濟危機的影響,也有國內需求不足的原因,另一方面新一屆政府對于宏觀經濟增速的底線容忍度較高,在宏觀政策上采取了不少實際上偏向緊縮的措施。CPI和PPI為啥“背離”了?CPI和PPI分別表示消費領域和生產領域的價格指數。一般情況下,二者的基本變化趨勢應該一致。而6月份,全國CPI同比上漲了2.7%,而PPI同比下降了2.7%。兩個反映價格的指數,為什么一個增、一個減?有分析認為,PPI和CPI出現背離,原因之一在于:農產品、人力成本和房地產價格正成為中國通貨膨脹壓力的主要源泉,然而對于一些行業來說,盡管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但是由于需求不暢、產能過剩等因素,成本的增長不能順利向下游產品轉移。是否會出現“滯脹”情況?在經濟增長中,一般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經濟繁榮與物價上漲相伴隨,另一種是在經濟衰退的同時,出現通貨緊縮,物價下降。但是在上世紀70年代,歐美國家開始出現了一種新的經濟狀況,就是經濟下行與通貨膨脹同時出現。從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的6月份經濟數據看,我國宏觀經濟也出現了物價上漲,但同時經濟比較低迷的情況,那么中國經濟是否可能出現滯漲呢?申銀萬國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李慧勇對記者表示,從中國宏觀經濟來看,盡管增長相比前幾年較低,但是仍然處于7%以上的水平,從絕對速度看并不慢,而且增長放緩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調整結構主動為之。從另一方面看,目前CPI仍然處于3%以內的水平,遠低于政府設定的3.5%的設定目標,還遠遠不能算是通貨膨脹。